-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網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
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全國技能繳費時間>> | 最新版大綱/教材變動>> | 醫(yī)師“搞”分秘籍資料>> |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報名成功之后,復習備考就要馬上準備起來了。內生“五邪”的相關的知識一直是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歷年考點,醫(yī)學教育網為廣大考生整理相關考點如下:
一、內生“五邪”的概念
內生“五邪”,是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自身由于臟腑功能異常而導致化風、化火、化寒、化燥、化濕的病理變化。因病起于內,又與風、寒、濕、燥、火外邪所致病證的臨床征象類似,故分別稱為“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和“內火”,統稱為內生“五邪”。內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臟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的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綜合性病機變化。
內生“五邪”與外感六淫有一定區(qū)別:內生“五邪”屬內傷病的病機;外感六淫屬于外感病的病因。
二、風氣內動
即內風,是體內陽氣亢逆變動而形成一種以動搖、眩暈、抽搐、震顫為臨床特征的各種病理狀態(tài)。根據其形成原因可分為以下四類:
1.熱極生風(實)——高熱痙厥、抽搐、鼻翼煽動、目睛上吊、神昏譫語
2.肝陽化風(虛)——筋惕肉瞤、肢麻震顫、眩暈欲仆
3.陰虛風動(虛)——筋攣肉瞤、手足蠕動
4.血虛生風(虛)——肢體麻木不仁,筋肉跳動、甚則手足拘攣不伸
三、寒從中生
1.定義指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虛寒內生,或陰寒之邪彌漫的病理狀態(tài)。
2.形成原因內寒形成多見于心脾腎陽氣虛衰。
3.臨床表現主要因陽虛陰盛所致的陽熱不足、溫煦失職、血脈收縮、血流減慢的“收引”癥狀,面色蒼白,畏寒喜熱,四肢不溫,舌質淡胖,苔白滑潤,脈沉遲弱或筋脈拘攣,肢節(jié)痹痛等。臨床特點:冷、白、靜、稀、潤。
四、濕濁內生
1.定義又稱“內濕”,指由于脾的運化功能和輸布津液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水濕痰濁停滯的病理狀態(tài)。
2.形成原因脾的運化失職是濕濁內生的關鍵,但脾主運化有賴腎陽的溫煦氣化,故腎陽虛亦易導致濕濁內生。
3.臨床表現
主要有濕邪重濁黏滯,阻遏氣機的癥狀,如頭悶重如裹、肢體重著或屈伸不利。濕犯上焦,見胸悶咳嗽;濕阻中焦,見脘腹痞滿,食欲不振,口膩或口甜,舌苔厚膩;濕滯下焦,見腹脹便溏,小便不利;水犯肌膚,則發(fā)為水腫。
五、津傷化燥
1.定義又稱“內燥”。指機體津液不足,人體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而出現干燥枯澀的病理狀態(tài)。
2.形成原因久病耗傷陰津,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實熱傷津及濕邪化燥等。
3.臨床表現
內燥病變可發(fā)生于各臟腑組織,但以肺、胃及大腸為多見。
津液枯涸的陰虛內熱之癥,如肌膚干燥不澤、起皮脫屑,甚則皸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無津甚或光紅皸裂、鼻干目澀、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等。在肺則干咳無痰、甚則咯血;以胃燥為主時,可見食少、舌干少津;若系腸燥,則兼見便秘等癥。
六、火熱內生
(1)實火①陽氣過盛化火的“壯火”,又稱為“氣有余便是火”;②外感六淫病邪,郁而從陽化火;③病理性代謝產物(如痰、瘀血、結石等)和食積、蟲積等邪郁化火;④以及因情志刺激,氣機郁結,氣郁日久化火等。臨床多表現為壯熱、煩渴、尿赤、便結、舌苔黃、脈數有力等。
(2)虛火陰氣虧虛,不能制陽,陽氣相對亢盛而陽亢化熱化火,虛熱虛火內生。一般說來,陰虛內熱多見全身性的虛熱征象,如五心煩熱、骨蒸潮熱、面部烘熱、消瘦、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陰虛火旺,多見集中于機體某一部位的火熱征象,如虛火上炎所致的牙痛、齒衄、咽痛、升火顴紅等。此外,氣虛無力推動機體的精血津液的代謝,可致代謝遲緩或郁滯而虛火內生。
臨床特點:熱、赤、動、稠、燥。
【例題解析】
內風與哪臟功能失常關系密切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內風與肝功能失常關系密切。
內濕與哪臟功能失常關系密切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脾的運化失職是濕濁內生的關鍵。
熱極生風可見
A.眩暈欲仆
B.目睛上吊
C.手足蠕動
D.手足拘攣不伸
E.皮膚瘙癢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熱極生風可見高熱痙厥、抽搐、鼻翼煽動、目睛上吊、神昏譫語。
津液不足引起的是
A.內寒
B.內風
C.內濕
D.內燥
E.內火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機體津液不足,人體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而出現干燥枯澀的病理狀態(tài)稱為內燥。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重點:津液代謝失常的臨床表現
精、氣、血失常的臨床表現—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常考點
以上關于“2021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精華考點【內生“五邪”的臨床表現】”的知識由醫(yī)學教育網整理,祝各位醫(yī)師資格考試備考的考生順利通過考試,加油!
網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