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1月30日 19:00-21:00
詳情11月10日 19:00-20:00
詳情2016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輔導之心悸:
心悸的病因病機
心悸是因外感或內傷,致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yǎng);或痰飲瘀血阻滯,心脈不暢,引起以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病證。
心悸因驚恐、勞累而發(fā),時作時止,不發(fā)時如常人,病情較輕者為驚悸;若終日悸動,稍勞尤甚,全身情況差,病情較重者為怔忡。怔忡多伴驚悸,驚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轉為怔沖。
心悸是心臟常見病證,為臨床多見,除可由心本身的病變引起外,也可由它臟病變波及于心而致。
《內經》雖無心悸或驚悸、怔忡之病名,但有類似癥狀記載,如《素問·舉痛論》:“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并認為其病因有宗氣外泄,心脈不通,突受驚恐,復感外邪等,并對心悸脈象的變化有深刻認識。《素問·三部九候論》說:“參伍不調者病。”最早記載脈律不齊是疾病的表現(xiàn)?!端貑枺饺藲庀笳摗氛f:“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shù)日死。”最早認識到心悸時嚴重脈律失常與疾病預后的關系。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以驚悸、心動悸、心下悸等為病證名,認為其主要病因有驚擾、水飲、虛損及汗后受邪等,記載了心悸時表現(xiàn)的結、代、促脈及其區(qū)別,提出了基本治則及炙甘草湯等治療心悸的常用方劑。宋代《濟生方·驚悸怔仲健忘門》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對驚悸、怔仲的病因病機、變證、治法作了較為詳細的記述?!兜は姆?middot;驚悸怔忡》中提出心悸當“責之虛與痰”的理論。明代《醫(yī)學正傳·驚悸怔忡健忘證》對驚悸、怔忡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有詳盡的描述?!毒霸廊珪?middot;怔忡驚恐》認為怔忡由陰虛勞損所致,且“虛微動亦微,虛甚動亦甚”,在治療與護理上主張“速宜節(jié)欲節(jié)勞,切戒酒色”:“速宜養(yǎng)氣養(yǎng)精,滋培根本”。清代《醫(yī)林改錯》論述了瘀血內阻導致心悸怔忡,記載了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心悸每多獲效。
心悸是臨床常見病證之一,也可作為臨床多種病證的癥狀表現(xiàn)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暈、水腫、喘證等出現(xiàn)心悸時,應主要針對原發(fā)病進行辨證治療。
心悸的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
一、臨床表現(xiàn)
心悸的基本證候特點是發(fā)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劇烈,不能自主,或一過性、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時間較長,或一日數(shù)次發(fā)作,或數(shù)日一次發(fā)作。常兼見胸悶氣短,神疲乏力,頭暈喘促,甚至不能平臥,以至出現(xiàn)暈厥。其脈象表現(xiàn)或數(shù)或遲,或乍疏乍數(shù),并以結脈、代脈、促脈、澀脈為常見。
心悸失治、誤治,可以出現(xiàn)變證。若心悸兼見浮腫尿少,形寒肢冷,坐臥不安,動則氣喘,脈疾數(shù)微,此為心悸重癥心腎陽虛、水飲凌心的特點。若心悸突發(fā),喘促,不得臥,咯吐泡沫痰,或為粉紅色痰涎,或夜間陣發(fā)咳嗽,尿少肢腫,脈數(shù)細微,此為心悸危癥水飲凌心射肺之特點。若心悸突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脫,神志淡漠,此為心陽欲脫之危證。若心悸脈象散亂,極疾或極遲,面色蒼白,口唇紫紺,突發(fā)意識喪失,肢體抽搐,短暫即恢復正常而無后遺癥,或一厥不醒,為心悸危癥暈厥之特點。
二、診斷
1、自覺心慌不安,心跳劇烈,神情緊張,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心跳過重,或忽跳忽止,呈陣發(fā)性或持續(xù)不止。
2、伴有胸悶不適,易激動,心煩,少寐多汗,顫動,乏力,頭暈等。中老年發(fā)作頻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見暈厥。
3、常由情志刺激、驚恐、緊張、勞倦過度、飲灑飽食等原因誘發(fā)。
4、可見有脈象數(shù)、疾、促、結、代、沉、遲等變化。
5、心電圖、血壓、X線胸部攝片等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
三、鑒別診斷
胸痹心痛胸痹心痛患者也可伴見心悸的癥狀,如表現(xiàn)為心慌不安,脈結或代,但以胸悶心痛為主癥。此外,胸痹心痛中的真心痛,以心前區(qū)或胸骨后刺痛,牽及肩胛兩背為主癥,并常伴較突出的心悸癥狀,脈或數(shù),或遲,或脈律不齊,常因勞累、感寒、飽餐、情緒波動等而誘發(fā),多呈短暫發(fā)作,但甚者心痛劇烈不止,唇甲紫紺或手足青冷至節(jié),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脈微欲絕,直到暈厥,病情危篤。因此,在胸痹心痛中心悸應視為胸痹的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中的一個次要癥狀,而與以心悸為主癥的心悸病證有所不同。
心悸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辯驚悸與怔忡大凡驚悸發(fā)病,多與情緒有關,可由驟遇驚恐,憂思惱怒,悲哀過極或過度緊張而誘發(fā),多為陣發(fā)性,病來雖速,病情較輕,實證居多,病勢輕淺,可自行緩解,不發(fā)時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體虛、心臟受損所致,無精神因素亦可發(fā)生,常持續(xù)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動后加重,病情較重,每屬實證,或虛中夾實,病來雖漸,不發(fā)時亦可見臟腑虛損癥狀。驚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辨虛實心悸證候特點多為虛實夾雜,虛者指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實者多指痰飲、瘀血、火邪之類。辨證時,要注意分清虛實的多寡,以決定治療原則。
3、辨脈象觀察脈象變化是心悸辨證中重要的客觀內容,常見的異常脈象如結脈、代脈、促脈、澀脈、遲脈,要仔細體會、掌握其臨床意義。臨床應結合病史、癥狀,推斷脈癥從舍。一般認為,陽盛則促,數(shù)為陽熱,若脈雖數(shù)、促而沉細、微細,伴有面浮肢腫,動則氣短,形寒肢冷,舌淡者,為虛寒之象。陰盛則結,遲而無力為虛,脈象遲、結、代者,一般多屬虛寒,其中結脈表示氣血凝滯,代脈常為元氣虛衰、臟氣衰微。凡久病體虛而脈象弦滑搏指者為逆,病情重篤而脈象散亂模糊者為病危之象。
4、辨病情對心悸的臨床辨證應結合引起心悸原發(fā)疾病的診斷,以提高辨證準確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現(xiàn)為心率塊速型心悸,多屬心虛膽怯,心神動搖;冠心病心悸,多為氣虛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風心病引起的心悸,以心脈痹阻為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由邪毒外侵,內舍于心,常呈氣陰兩虛,瘀阻絡脈證。
二、治療原則
心悸虛證由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心神失養(yǎng)所致者,治當補益氣血,調理陰陽,以求氣血調暢,陰平陽秘,并配合應用養(yǎng)心安神之品,促進臟腑功能的恢復。心悸實證常因于痰飲、瘀血等所致,治當化痰、滌飲、活血化瘀,并配合應用重鎮(zhèn)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寧。臨床上心悸表現(xiàn)為虛實夾雜時,當根據(jù)虛實之多少,攻補兼施,或以攻邪為主,或以扶正為主。
三、分證論治
心虛膽怯
癥狀:心悸不寧,善驚易恐,坐臥不安,少寐多夢而易驚醒,食少納呆,惡聞聲響,苔薄白,脈細略數(shù)或細弦。
治法:鎮(zhèn)驚定志,養(yǎng)心安神。
方藥:安神定志丸。
方中龍齒、朱砂鎮(zhèn)驚寧神;茯苓、茯神、石菖蒲、遠志安神定志;人參益氣養(yǎng)心??杉隅辍⒋攀劓?zhèn)安神。
心脾兩虛
癥狀: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少寐多夢,健忘,面色無華,神疲乏力,納呆食少,腹脹便溏,舌淡紅,脈細弱。
治法: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
方藥:歸脾湯。
方中當歸、龍眼肉補養(yǎng)心血;黃芪、人參、白術、炙甘草益氣以生血;茯神、遠志、酸棗仁寧心安神;木香行氣,令補而不滯。
若心悸氣短,神疲乏力,心煩失眠,五心煩熱,自汗盜汗,胸悶,面色無華,舌淡紅少津,苔少或無,脈細數(shù),為氣陰兩虛,治以益氣養(yǎng)陰,養(yǎng)心安神,用炙甘草湯加減。本方益氣滋陰,補血復脈。方中炙甘草、人參、大棗益氣以補心脾;干地黃、麥冬、阿膠、麻子仁甘潤滋陰,養(yǎng)心補血,潤肺生津;生姜、桂枝、酒通陽復脈。氣虛甚者加黃芪、黨參;血虛甚者加當歸、熟地;陽虛甚而汗出肢冷,脈結或代者,加附片、肉桂;陰虛甚者,加麥冬、阿膠、玉竹;自扦、盜汗者,加麻黃根、浮小麥。
陰虛火旺
癥狀:心悸易驚,心煩失眠,五心煩熱,口干,盜汗,思慮勞心則癥狀加重,伴有耳鳴,腰酸,頭暈目眩,舌紅少津,苔薄黃或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滋陰清火,養(yǎng)心安神。
方藥:黃連阿膠湯。
方中黃連、黃芩清心火;阿膠、芍藥滋陰養(yǎng)血;雞子黃滋陰清熱兩相兼顧。常加酸棗仁、珍珠母、生牡蠣等以加強安神定悸之功。
腎陰虧虛、虛火妄動、遺精腰酸者,加龜板、熟地、知母、黃柏,或加服知柏地黃丸,滋補腎陰,清瀉虛火。陰虛而火熱不明顯者,可改用天王補心丹滋陰養(yǎng)血;養(yǎng)心安神。心陰虧虛、心火偏旺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養(yǎng)陰清熱,鎮(zhèn)心安神。
若陰虛夾有瘀熱者,可加丹參、赤芍、丹皮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夾有痰熱者,可加用黃連溫膽湯,清熱化痰。
心陽不振
癥狀: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心陽,安神定悸。
方藥: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方中桂枝、炙甘草溫補心陽;生龍齒、生牡蠣安神定悸。大汗出者,重用人參、黃芪,加煅龍骨、煅牡蠣、山萸肉,或用獨參湯煎服;心陽不足、寒象突出者,加黃芪、人參、附子益氣溫陽;夾有瘀血者,加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等。
水飲凌心
癥狀:心悸,胸悶痞滿,渴不欲飲,下肢浮腫,形寒肢冷,伴有眩暈,惡心嘔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或沉細而滑。
治法:振奮心陽,化氣利水。
方藥:苓桂術甘湯。
方中茯苓淡滲利水;桂枝、炙甘草通陽化氣;白術健脾祛濕。兼見惡心嘔吐,加半夏、陳皮、生姜皮和胃降逆止嘔;尿少肢腫,加澤瀉、豬苓、防己、大腹皮、車前子利水滲濕;兼見水濕上凌于肺,肺失宣降,出現(xiàn)咳喘,加杏仁、桔梗以開宜肺氣,葶藶子、五加皮、防己以瀉肺利水;兼見瘀血者,加當歸、川芎、丹參活血化瘀。
若腎陽虛衰,不能制水,水氣凌心,癥見心悸,咳喘,不能平臥,浮腫,小便不利可用真武湯,溫陽化氣利水。方中附子溫腎暖土;茯苓健脾滲濕;白術健脾燥濕;白芍利小便,通血脈;生姜溫胃散水。
心血瘀阻
癥狀:心悸,胸悶不適,心痛時作,痛如針刺,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方藥:桃仁紅花煎。
方中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氣通脈止痛;生地、當歸養(yǎng)血和血。胸部窒悶不適,去生地之滋膩,加沉香、檀香、降香利氣寬胸。胸痛甚,加乳香、沒藥、五靈脂、蒲黃、三七粉等活血化瘀,通絡定痛。兼氣虛者,去理氣之青皮,加黃芪、黨參、黃精補中益氣。兼血虛者,加何首烏、枸杞子、熟地滋養(yǎng)陰血。兼陰虛者,加麥冬、玉竹、女貞子滋陰。兼陽虛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溫補陽氣。兼挾痰濁,而見胸滿悶痛,苔濁膩者,加瓜蔞、薤白、半夏理氣寬胸化痰。
心悸由瘀血所致,也可選用丹參飲或血府逐瘀湯。
痰火擾心
癥狀:—心悸時發(fā)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干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方藥:黃連溫膽湯。
方中黃連苦寒瀉火,清心除煩;溫膽湯清熱化痰。全方使痰熱去,心神安??杉訔d子、黃芩、全瓜蔞,以加強清火化痰之功。可加生龍骨、生牡蠣、珍珠母、石決明鎮(zhèn)心安神。若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瀉熱通腑。火熱傷陰者,加沙參、麥冬、玉竹、天冬、生地滋陰養(yǎng)液。
重癥心悸時應予心電監(jiān)護,中西藥物綜合搶救治療,常用的中藥搶救措施有:1、率快速型心悸可選用生脈注射液靜脈緩慢注射,或靜脈滴注,也可用強心靈、福壽草總甙、萬年青甙,緩慢靜注。2、率緩慢型心悸可選用參附注射液或人參注射液緩慢靜注或靜脈滴注。
11月30日 19:00-21:00
詳情11月10日 19:00-20: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