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wǎng)slogan
24小時客服熱線: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社區(qū) > 醫(yī)師分階段考試 > 正文

小兒腹瀉病的診斷及治療與預防,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水平測試考生速記!

【考頻指數(shù)】★★★

【考點精講】小兒腹瀉病的診斷及治療與預防

1.小兒腹瀉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1)診斷

1)大便無或偶見少量白細胞者:為侵襲性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襲性細菌、寄生蟲等腸道內(nèi)、外感染或喂養(yǎng)不當)引起的腹瀉,多為水瀉,有時伴脫水癥狀。

2)大便有較多的白細胞者:表明結腸或回腸末端有侵襲性炎癥病變,常為各種侵襲性細菌感染所致,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癥狀。僅憑臨床表現(xiàn)彼此難以區(qū)別,必要時做大便細菌培養(yǎng),細菌血清型和毒性檢測。

(2)鑒別診斷

1)大便無或偶見少量白細胞者

“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內(nèi)嬰兒,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后不久即出現(xiàn)腹瀉,除大便次數(shù)增多外,無其他癥狀,食欲好,不影響生長發(fā)育。添加輔食后,大便即逐漸轉為正常。

2)大便有較多的白細胞者

壞死性腸炎中毒癥狀較嚴重,腹痛、頻繁嘔吐、高熱,大便暗紅色糊狀。(赤豆湯樣便)。

2.小兒腹瀉病的治療

(1)飲食療法:不提倡禁食,繼續(xù)飲食。有嚴重嘔吐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

(2)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

1)口服補液:ORS可用于腹瀉時預防脫水及糾正輕、中度脫水。QRS為2/3張液。

2)靜脈補液:詳見后述。

(3)藥物治療

1)控制感染:應選用抗生素治療。

2)微生態(tài)療法:常用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需氧芽胞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制劑。

3)腸黏膜保護劑。

4)避免用止瀉劑,如洛哌丁醇,因為它抑制胃腸動力的作用,增加細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對于感染性腹瀉有時是很危險的。

3.腹瀉病的預防

(1)合理喂養(yǎng),提倡母乳喂養(yǎng),及時合理添加輔助食品。

(2)對于生理性腹瀉的患兒應避免不適當藥物治療。

(3)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定時消毒。

(4)積極治療患者,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

(6)輪狀病毒疫苗接種為預防輪狀病毒腸炎的理想方法。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湯以恒 執(zhí)業(yè)藥師 藥學專業(yè)知識二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學考試 備考資料包
    高頻考點
    報考指南
    模擬試卷
    復習經(jīng)驗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