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11月1日 19:30-21:00 俞慶東
詳情
11月1日 19:30-20:30 程 牧
詳情我是一名實習生,在讀胸片上有點體會想與大家分享,主要是正位片,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指正。同時我很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體會與我分享。
要想讀好胸片首先要知道正常胸片是怎樣的,總的來說可以用以下的文字描述,并且看每一張片子時也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看,以便養(yǎng)成好的習慣。
“胸廓對稱,兩側肋骨肋間隙正常;兩肺紋理清晰,未見明顯實質性浸潤;兩側肺門縱膈未見明顯異常;心臟大小形態(tài)在正常范圍;膈肌平滑,雙側肋膈角銳利。”
下邊我具體敘述一些細節(jié)問題:
1.如何數肋骨?數肋骨是看片的基礎,我以下要說的很多東西都是以肋骨作為標志的。正常胸片肋骨從后上向前下數,第一肋與鎖骨圍成一個類圓形的透亮區(qū),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區(qū)域,兩側對比有利 于發(fā)現肺尖的病灶。
2.如何判斷肺紋理是否正常?我們知道一側肺野從肺門到肺的外周分為三等份分別稱為肺的內、中、外帶,正常情況下肺內中帶有肺紋理,外帶無,如果外帶出現了肺紋理則有肺紋理的增多,反之內中帶透亮度增加則肺紋理減少。對肺內中外帶的區(qū)分還有一個意義,那就是對肺氣腫時肺壓縮的判斷,一般來說肺內中外帶占肺的量分別為60%、30%、10%。
3.縱膈與肺門:肺門前方平第二到四肋間隙,后平對四到六胸椎棘突高度,在后正中線與肩胛骨內側緣連線中點的垂直線上。這有什么意義呢?舉個例子:在纖維空洞性肺結核時,有“肺門上吊”,如果你知道了正常肺門的位置就很容易判斷是否是肺門上吊。關于縱隔主要是判斷是否有移位。
4.心臟:心臟后對五到八胸椎,前對二到六肋骨。(補心胸比。)我們在讀片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一個概念叫“主動脈結”,它是什么意思呢?在哪里呢?主動脈結就是主動脈弓由右轉向左出突出于胸骨左緣的地方,它平對左胸第二肋軟骨。這里我還想說一點,那就是肺動脈段的位置,肺動脈段位于主動脈結下方,對判斷肺動脈高壓很有意義。
5.膈肌和肋膈角:一般右肋膈頂在第五肋前端至第六肋前間水平,由于右側有肝臟的存在,右膈頂通常要比左側高一到兩厘米。意義:胸腔或腹腔壓力的改變可以改變膈肌的位置如氣胸時膈位置可以壓低;膈神經麻痹出現矛盾呼吸。正常的肋膈角是銳利的,如果肋膈角變鈍則有胸腔有積液或積血存在,那我們如何來大體判斷積液的量呢?一般說肋膈角變鈍:積液300ml;肋膈角閉鎖:500ml。
6.乳頭位置也是我們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男性乳頭一般位于第五肋前間,女性乳頭位置可較低,兩側不對稱的乳頭陰影易誤診為節(jié)結病灶。
7.如何判斷病灶是來自肺內還是來自胸膜腔?一般來說如果病灶大部分在肺內則病灶來自肺內;可以結合側位片來判斷,同時CT可以精確鑒別。
8.什么叫心尖上翹?什么叫心尖下移?有什么意義?心影的最外緣在膈平面以上稱心尖上翹,代表右心室肥厚;反之心影的最外緣在膈平面以下稱心尖下移,代表左心室肥厚。
關于側位片我想把外科老師教我的一點竅門教給大家:心前三角變小則右心室大;心后三角大則左心室大。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淺見,希望對各位實習的兄弟有幫助。
我再補充幾點,請大家給點建議。
1、我一般先判斷片子的曝光度和病人的投射體位:曝光度合適一般正位片上T1~T4的棘突清晰可見,而之下的椎體棘突較模糊或看不清。再根據病人兩側的鎖骨是否水平和長度一致以及肩部的位置判斷病人體位姿勢,排除姿勢不正確對氣管偏移等的誤判。
2、肋骨:肋骨從后向前,要觀察其連續(xù)性,判斷有無骨折,叉肋等;看肋間隙有無增寬,對肺氣腫、桶狀胸、氣胸有提示。
3、肺紋理:分辨支氣管和血管紋理:支氣管紋理多與呼吸系統相關,多見于下肺野。增強時有片狀或囊狀影形成,見于肺炎、支擴;稀少時透光度增強、肺門常增大,見于肺氣腫。血管紋理與心臟有關,多見于上肺野。增強時,不形成片狀或囊狀影,多見于心衰;減弱多合并有肺門縮小,見于先心病,法四。增強指紋理粗或多,減弱指紋理纖細或稀疏。
4、肺部腫物:外觀、邊緣有無毛刺、有無高密度鈣化影及位置,對腫瘤良惡性、結核、肺不張、異物有提示。
5、心:心胸比例,正常約1:2。心膈角也有助于判斷心大。
6、胃泡的位置:注意與膈平面的位置,有無膈疝。
7、要能分辨正常軟組織影:如乳頭,胸大肌對肺野的影響。
樓主說:“肺門在后正中線與肩胛骨內側緣連線中點的垂直線上?!辈∪苏掌ǔP枰獙⒓珉喂切蛲鈧?,避免對肺野的影響;床旁照片病人體位又欠佳,不知有無別的方法
11月1日 19:30-21:00 俞慶東
詳情11月1日 19:30-20:30 程 牧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