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授介紹,殘端癌:分為隱性(2年內發(fā)生)和真性(2年后發(fā)生),其病理和轉移過程與一般宮頸癌類似,但隱性宮頸癌淋巴轉移更多并較為廣泛,可能原因為子宮頸周圍組織被擾亂及破壞,術后建立起廣泛的淋巴網側支循環(huán),增加了淋巴轉移的可能。治療原則與一般宮頸癌相同,但由于宮體已切除,正常解剖結構的改變及前次手術造成的粘連,組織纖維化等,增加了宮頸殘端癌治療的難度,因此應強調個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