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身高1米53、體重僅80余斤的劉桂珍,看上去很瘦弱。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女人”,將鄉(xiāng)村醫(yī)生、代課教師、村支書、村主任四個擔子一肩挑起,一干幾十年。
1978年,正是因為父親一句“就你一個高中生,你不干誰干”,年僅15歲的劉桂珍走上了村醫(yī)的道路。山西省代縣段家灣村又小又偏,沒人愿來當村醫(yī),村民常把小病拖成大病。劉桂珍的父親當時是村支書,一直希望女兒能把這個擔子挑起來。那時代縣正在培訓村醫(yī),給了段家灣村一個名額。劉桂珍進城參加了培訓班,半年后結業(yè)回村,從此風雨無阻為村民看病。
1988年,段家灣小學唯一一名老師走了,也沒有新老師愿意來。村里的孩子為此停了兩個月課,家長們心急如焚。又是父親一句話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劉桂珍兼起了代課教師。后來,段家灣小學被撤并,劉桂珍又到了王家會小學,繼續(xù)當代課教師,一直教到現(xiàn)在。
1996年,段家灣村支部換屆,在大家的支持下,劉桂珍挑起了村支書的擔子。2003年,劉桂珍兼任了村主任。
劉桂珍的父親劉白小是一名老黨員,抗戰(zhàn)期間曾負責護送八路軍情報員。1946年代縣解放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劉白小成為段家灣村第一任村支書。在父親的影響下,1992年,劉桂珍入了黨。劉桂珍曾問過父親,怎么才能當好黨員干部,得到的回答是“心里想著別人,不占便宜,沒有私心,事情就好辦。”這也成了這對父女之間傳承的一件“法寶”。
“父親一直教育我心里要想著別人,身為黨員,要盡最大的力量去幫助別人,人生才有價值。”劉桂珍說,“這是家風的傳承,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我也是這么教育我的孩子們的。”
劉桂珍的大女兒楊君宇是山東省東平縣古樓醫(yī)院疼痛科的護士長,已經成為預備黨員。她說要像母親一樣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合格的共產黨員,將家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下去。劉桂珍說,大女兒打算過一段時間回來在縣城的移民小區(qū)開一家門診,為鄉(xiāng)親們服務;二女兒楊興宇剛高考結束,打算上大學后積極申請入黨。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僅自身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還通過言傳身教影響了自己的家庭和后輩,傳承著共產黨人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和品質。這種“紅色傳承”矢志不渝,生生不息,激勵一輩又一輩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