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寶典 > 中醫(yī)保健 > 針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針灸治療孕婦小腿抽筋

2016-11-15 11:04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針灸治療孕婦小腿抽筋相關信息,具體內容如下:

小腿抽筋在醫(yī)學上稱之為“腓腸肌痙攣”。腓腸肌痙攣是痛性痙攣中最常見的一種,其特點是腓腸肌突然發(fā)作的強直性痛性痙攣,牽掣、痛如扭轉,持續(xù)數十秒至數分鐘或更久后會自動緩解。緩解后,多數如常人,只有少數存在局部壓痛。這是很多準媽媽經常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妊娠3個月以后,多在夜間和寒冷季節(jié)更容易發(fā)生。就其誘因西醫(yī)認為主要是懷孕后孕婦體重明顯會增加,使雙腿的負擔加重,如果再走得太多、站得過久,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或睡眠時間過長也會造成血液循環(huán)減慢,使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堆積引起肌肉痙攣;孕婦膳食中鈣及維生素D含量不足或缺乏足夠的太陽光照,可增加肌肉及神經的興奮性引起肌肉痙攣;寒冷因素造成血液循環(huán)不良,夜間血鈣水平比日間要低而在夜間引起肌肉痙攣。

孕婦小腿抽筋應該歸屬于中醫(yī)的“足攣急”、“腳轉筋”、“痹證”范疇。中醫(yī)學認為該癥的出現乃婦女妊娠后由于精血養(yǎng)胎會使肝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或下肢又外受風冷寒濕侵襲,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治宜補肝血,舒筋脈,溫經脈,祛寒濕。令孕婦取患肢在上的側臥位并將膝關節(jié)以下充分暴露,常規(guī)消毒后毫針直刺承山、足三里各1.5寸,施以小幅度捻轉手法,有酸麻脹感出現后,將中間剪有小圓孔的硬紙片由毫針針尾套于針柄上平放于針刺部皮膚上,取長約1厘米的一段純艾段插于針尾部,用線香由其底部點燃,令艾段自燃成灰后,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再取一段純艾段如前法插于針尾部點燃施溫針灸,如法每穴施溫針灸5-10個艾段后起針。日1次。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云:“足太陽血氣皆少則轉筋。”指明了本病的病位居足太陽膀胱經,方中所取承山穴不但是足太陽膀胱經穴,同時也是小腿抽筋時癥狀發(fā)作部位,符合中醫(yī)“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和“近部取穴”原則。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又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兩穴配伍共奏補氣養(yǎng)血,舒筋活絡之效。一般情況下連續(xù)治療7-10次就會有明顯效果。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名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網絡課堂
40多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