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六腑”的含義:
六腑,是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的總稱。它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傳化物”,其生理特點是“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飲食物入口,通過食道入胃,經(jīng)胃的腐熟,下傳于小腸,經(jīng)小腸的分清泌濁,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轉(zhuǎn)輸于肺,而布散全身,以供臟腑經(jīng)絡生命活動之需要;其濁者(糟粕)下達于大腸,經(jīng)大腸的傳導,形成大便排出體外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而廢液則經(jīng)腎之氣化而形成尿液,滲入膀胱,排出體外。飲食物在消化吸收排泄過程中,須通過消化道的七個要沖,即“七沖門”,意為七個沖要門戶,“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沖門也”(《難經(jīng)。四十四難》)。
六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傳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人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素問。五臟別論》)。每一腑都必須適時排空其內(nèi)容物,才能保持六腑通暢,功能協(xié)調(diào),故有“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之說。突出強調(diào)”通“、”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過與不及,均屬于病態(tài)。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腐熟水谷,泌別清濁,傳化精華,將糟粕排出體外,而不使之存留,六腑以和降通暢為順。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對“五臟六腑”的保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