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中藥學芡實簡介

2015-02-05 11:39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中藥學芡實:

【藥性】甘、澀,平。歸脾、腎經。

【功效】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

【應用】

1.遺精,滑精。本品甘澀收斂,善能益腎固精。治腎虛不固之腰膝酸軟,遺精滑精者,常與金櫻子相須而用,如水陸二仙丹(《仁存堂經驗方》);亦可與蓮子、蓮須、牡蠣等配伍,如金鎖固精丸(《醫(yī)方集解》)。

2.脾虛久瀉。本品既能健脾除濕,又能收斂止瀉??捎弥纹⑻摑袷?,久瀉不愈者, 常與白術、茯苓、扁豆等藥同用。

3. 帶下。本品能益腎健脾、收斂固澀、除濕止帶,為治療帶下證之佳品。治脾腎兩虛之帶下清稀,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藥同用。 若治濕熱帶下,則配伍清熱利濕之黃柏、車前子等同用,如易黃湯(《傅青主女科》)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鑒別用藥】芡實與蓮子,二者同科屬,均為甘澀平,主歸脾、腎經。均能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止帶,其補中兼澀,主治腎虛遺精、遺尿;脾虛食少、泄瀉;脾腎兩虛之帶下等。但芡實益脾腎固澀之中,又能除濕止帶,故為虛、實帶下證之常用藥物。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2.《本草綱目》:“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

3.《本草求真》:“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使泄瀉腹痛可治,味澀固腎,故能閉氣,而使遺帶小便不禁皆愈。”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