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quán)限:查看權(quán)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針灸推拿 > 刺灸法 > 正文

毫針刺法針刺的角度和深度

2014-12-29 10:37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毫針刺法針刺的角度和深度:

(一)針刺的角度

針刺的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皮膚表面所形成的夾角,一般分為以下3種角度:

1.直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度垂直刺入。此法適用于人體大部分腧穴醫(yī)學|教育網(wǎng)。

2.斜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度左右傾斜刺入。此法適用于肌肉淺薄處或內(nèi)有重要臟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即橫刺、沿皮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度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適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頭部的腧穴等。

(二)決定針刺深度的原則

1.年齡:年老體弱,小兒嬌嫩,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強體壯者,可適當深刺。

2.體質(zhì):對形瘦體弱者,宜相應淺刺;形盛體強者,宜深刺。

3.病情:陽證、新病宜淺刺;陰證、久病宜深刺。

4.部位:頭面、胸腹及皮薄肉少處的腧穴宜淺刺;四肢、臀、腹及肌肉豐處的腧穴宜深刺。

(三)針刺的角度和深度關系

一般來說,深刺多用直刺,淺刺多用斜刺、平刺。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