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心身疾病的病因:
1、生活事件
Schmale研究了親人分離和憂郁與各種疾病的關系。他發(fā)現在住院的大部分患者中都有失落感的訴述(真實的或想象的),并在疾病的癥狀出現以前,就已感到失去希望和失去幫助。與此相似的報告,有配偶死亡后,存活一方的死亡率和冠心病患病率都有增高。國內康文娥的研究揭示,在一組95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生活事件發(fā)生的頻率和強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說明應激生活事件對心身疾病的影響。
2、精神應激和情緒反應
精神應激可以導致或加重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皮膚病等心身疾病。應激事件之所以能致病,實際上是以情緒反應作為中介來實現的。情緒分為正性情緒(即愉快、積極的情緒)和負性情緒(即不愉快、消極的情緒)。正性情緒有益身心。負性情緒一方面是個體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必然反應,對機體有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強度過大或持續(xù)時間過久,則可能導致機體功能失調而致病。Cannon研究認為胃是最能表現情緒的器官之一;并發(fā)現焦慮、抑郁、憤怒等情緒都可使消化活動受到抑制,同時情緒對心血管、肌肉、呼吸、內分泌等功能也存在類似的影響;而情緒的改善則有利于胃潰瘍等心身疾病的康復。因此情緒反映是心身疾病的重要中介過程。
3、個體易感性
在相同的心理應激背景下,并非每個人都會患心身疾病,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一般認為與個體的素質和生理特點,即個體易感性有關。Mirsky曾對加拿大傘兵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的潰瘍病發(fā)病研究,探討情緒、個體易感性與潰瘍病的關系,發(fā)現緊張訓練課增加潰瘍病的發(fā)病率;另外發(fā)現,63例具有高蛋白酶原者中有5人患潰瘍病,而低蛋白酶原者則無一人患潰瘍病。因此認為高蛋白酶原是消化性潰瘍的易感因素之一。
4、行為模式
人類的性格特點與軀體疾病的關系,在醫(yī)學發(fā)展史上已經有很多研究。A型行為模式特征是: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更多的成就,一方面雄心勃勃、不知疲倦、好勝,另一方面表現暴躁、易激怒、缺乏耐心,充滿敵意,患冠心病以及激發(fā)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較大;B型行為模式的特征是:沒有很高的抱負,容易滿足、隨遇而安,此類性格的人則無A型行為模式的人的特點。對其他疾病的臨床心理學研究,發(fā)現消化性潰瘍病的患者大多比較被動、好依賴、順從、缺乏創(chuàng)造性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則表現為寧靜、敏感、情感不輕易外露、并有潔癖;癔癥患者則往往具有克制自己的情緒,不善于任意發(fā)泄,并長期處于孤獨、矛盾、憂郁和失望中。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