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興奮性的指標:
閾強度測定的方法為固定一適當?shù)拇碳ぷ饔脮r間,然后由低到高逐漸增加刺激強度,測出剛能引起反應所需的最低強度,即為閾強度。閾強度越低,表明組織越易興奮,即興奮性越高;如閾強度越高,說明組織越不易興奮,即興奮性越低。
時值(chronaxy)當刺激強度為基強度的2倍時,剛能引起反應所需的最短刺激持續(xù)時間稱為時值。測定的方法為先用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刺激求得基強度,然后將刺激強度固定為基強度的2倍,再改變刺激作用時間,測得剛能引起反應所需要的最短時間,即求得時值。刺激強度之所以要固定為基強度的2倍,如圖1所示通過縱坐標上2信基強度的B點作一條橫坐標的平行線,正好相交于強度-時間曲線的接點C,此處的曲線的斜率較小,由C向下作垂直線與橫坐標的交點正是時值,可見測定誤差最小。時值小表示興奮性高;時值大表示興奮性低。
興奮性的變化在單個閾上刺激引起組織一次興奮后,組織興奮性變化相繼經(jīng)歷四個時期:
絕對不應期緊接興奮之后,出現(xiàn)非常短促的絕對不應期,歷時0.3毫秒,興奮性由原有水平降低到零,無論第二次施予的測試刺激的強度多大,都不能引起第二次興奮。相當于峰電位的一段時間。
相對不應期緊接絕對不應期之后,興奮性開始恢復,但需要高于閾強度的刺激才能引起興奮,此時期為相對不應期,歷時3毫秒,相當于負后電位開始的一段時期。
超常期當相對不應期過去之后,組織的興奮性并不停留在正常水平,而是進入一個較正常情況更易引起興奮的時期,稱為超常期。利用低于正常閾值的刺激即可引起第二次興奮,歷時約12毫秒,相當于負后電位時期。
低常期超常期以后,組織的興奮性又開始降低,稱為低常期。只有用高于正常閾值的刺激才能引起第二次興奮,歷時約70毫秒,相當于正后電位時期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