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生命的維持|死亡:
《素問·生氣通天論》里說:“生之本,本于陰陽”,這就是說,生命的根本,就是陰陽。究其原因,是由于“陽化氣,陰成形”,而生命過程就是不斷的化氣與成形的過程,即有機體同外界進行不斷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的過程?;瘹馀c成形,是生命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兩個對立面是不斷斗爭的,又是統(tǒng)一的?;瘹馀c成形,互為消長;任何一方的太過或不及,均可導致另一方受損。但二者又結合于生命的統(tǒng)一體內,互相依存,互相轉化。陽氣化為陰精,陰精又化為陽氣,否則“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構成人體的“氣”具有生命力。人體生命力的強弱,生命的壽夭,就在于元氣的盛衰存在;新陳代謝的生化過程,稱之謂氣化生理;生命的現象,本源于氣機的升降出入等等,這都反映出氣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又是人體的生命動力。正因為氣是生命活動的根本和動力。宋《圣濟總錄》提出:“萬物壯老,由氣盛衰”的觀點,并認為“人之有是形也,因氣而榮,因氣而病”。張景岳則反復強調氣在防病延年中的重大意義,指出氣是人體盛衰壽夭的根本。他說:“蓋以大地萬物皆由氣化;氣存數亦存,氣盡數亦盡,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氣不可不寶,能寶其氣,則延年之道也”。同樣,精、血、津液亦是構成人體及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的基本物質,如《靈樞·經脈》篇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十、脈為營、筋為剛、肉為墻、皮膚堅而毛發(fā)長”,這就說明人體的產生必先從精始,由精而后生成身形五臟,皮肉筋骨脈等。不僅如此,人出生之后,猶賴陰精的充盈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的生命活動,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精者,身之本也”。若陰精充盈,則生命活動旺盛,身健少??;若陰精衰虛,則生命活動減退,早衰多病。
還有,生命的維持還依賴于神的健康,《靈樞·天年》說:“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梢?,神的得失關系到生命的存亡。從人體來說,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總稱,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無不屬于神的范圍。它包括精神意識,運動、知覺在內,以精血為物質基礎,是氣血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產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