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醫(yī)學題庫】全新升級!學習做題新體驗!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 答疑周刊 > 正文

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16年19期

2016-04-21 09:27 醫(yī)學教育網
|

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16年19期

問題索引:

一、【問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怎樣分期?

二、【問題】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如何鑒別?

具體解答:

一、【問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怎樣分期?

【解答】慢性粒細胞白血?。–ML)是一種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點是粒系(包括已成熟的和幼稚階段的粒細胞)產生過多。在疾病早期,這些細胞尚具有分化的能力,且骨髓功能是正常的。本病常于數年內保持穩(wěn)定,最后轉變?yōu)閻盒猿潭雀叩募膊?。本病患者以年齡在30~40歲間居多,20歲以下者罕見。臨床上,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分期有以下幾個:

一、慢性期

(1)發(fā)病年齡在4歲以上兒童,以10~12歲較多見。男、女發(fā)病數無差異。起病緩慢。

(2)癥狀:可有乏力、頭暈、食欲減退、蒼白、低熱等,亦可無全身癥狀,只在查血時被發(fā)現。

(3)體征:主要表現為臟器浸潤,可見巨脾,肝腫大,淋巴結輕度腫大。眼底視網膜血管迂曲擴張、視盤水腫。

二、加速期

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貧血和由于溶骨性損害導致骨與關節(jié)疼痛。具有下述2項者考慮已進入本期:

(1)不明原因的發(fā)熱、貧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臟進行性腫大。

(3)非藥物引起的血小板進行性降低或增高。

(4)原始粒細胞(I型+Ⅱ型)在血和(或)骨髓中>10%。

(5)外周血嗜堿粒細胞>20%

(6)骨髓中有顯著的膠原纖維增生。

(7)出現ph染色體以外的其他染色體異常。

(8)對傳統的抗慢粒藥物治療無效。

(9)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三、急變期

具備下述之一者可診斷為本期:此期臨床癥狀、體征比加速期更惡化。

(1)原始粒細胞(I型+Ⅱ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單+幼單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50%。

(4)有髓外原始細胞浸潤。

二、【問題】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如何鑒別?

【解答】急性白血病是源于造血干細胞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在骨髓和其它造血組織中任何一類異常原始或幼稚細胞的過度增生,并釋放至外周周血液中,造成骨髓中其他細胞生成繁殖受抑和各器官的白血病細胞浸潤。臨床表現為貧血、繼發(fā)感染、出血,肝脾淋巴結腫大及其他浸潤的表現。血象可見白細胞升高,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或全血細胞減少,可見大量的幼稚細胞。病情發(fā)展較快,自然病程僅數月。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中病情十分兇險的一種類型,其出血癥狀是十分常見的,發(fā)生率達72%~94%,明顯高于其他急性白血病,往往是彌散性血管內血(DIC)的表現,尤其是在化療過程中DIC可以加重,常致患者早期死亡?;熋舾?化療耐藥發(fā)生率<5%),緩解生存期長,但早期死亡率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ML)是一種發(fā)生在多能造血干細胞上的惡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獲得性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主要涉及髓系。其臨床特點是外周血粒細胞顯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在受累的細胞系中可找到Ph染色體和BCR-ABL融合基因。常以脾臟腫大為最顯著體征??砂l(fā)生于任何年齡,但以中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緩慢,早期可無自覺癥狀,往往就醫(yī)時脾臟已達臍平面上下,質地堅實,表面光滑,無壓痛,脾梗死時可有明顯壓痛,并有摩擦音。早期可血象白細胞數明顯增高,常超過20×109/L,可達100×109/L以上。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部分患者增多;晚期血小板漸減少,并出現貧血。骨髓增生明顯至極度活躍,以粒細胞為主,粒:紅比例明顯增高。

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16年第19期(word版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衛(wèi)生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2024年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全科主治醫(yī)師資料領取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