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wǎng)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寶典 > 中醫(yī)基礎 > 陰陽學說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解析陰陽

2010-08-07 16:47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我國古代哲學理論,系古人對自然界萬事萬物性質及其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觀察、歸納的總結。

  醫(yī)學中的陰陽學說則是古代辨證的思想方法與醫(yī)學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即以陰陽的對立與統(tǒng)一,消長與轉化的觀點,說明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并概括醫(yī)學領域里的一系列問題。

  解剖方面:歸納人體臟腑組織的屬性如《靈樞。壽天剛柔篇》:「是故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

  生理方面:分析人體的生理機能。如《素問、生氣通天論》:「陰者,藏精而起極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說明陰代表著物質的儲藏,是陽氣能量的來源;陽代表機能活動,起著衛(wèi)外而固守陰精的作用。

  病理方面:闡明病理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褂秩纭端貑枴⒄{經論》:「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沟鹊。

  診斷方面:對病癥屬性歸類的總綱,把陽證與陰證作為總的鑑別要領。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治療方面:確定瀉其有余,補其不足,調整陰陽相對平衡的原則。如《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又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等等。此外,藥物的性能、針灸的手法等,也有相應的陰陽屬性。

  臨床上,就須注意證之陰陽與治之陰陽的關系。綜上說明,陰陽既是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總結臨床經驗的工具。但是,這個學說也只能根據(jù)一些直覺的體驗對事物內部的相互關系作粗略的說明。

  陰陽轉化

  事物的陰陽兩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如:在生理上,陰生于陽,陽生于陰,表現(xiàn)為陰陽互根;在病理上,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陰證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如:在生理上,陰生于陽,陽生于陰,表現(xiàn)為陰陽互根;在病理上,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陰證可以轉化為陽證,陽證也可以轉化為陰證等。

  關于陰陽:

  陰陽自和

  語出《傷寒論》。指在病理上的陰陽失調趨向相對平衡的建立,表示疾病的好轉或痊癒.如:恢復期的熱退而脈和緩,口津充足,食欲漸佳,二便通調等。

  陰陽勝復

  勝即勝利或亢盛,復即報復或反覆。陰陽的變化,陰盛陽衰,陽亢陰虛是它們發(fā)展不平衡的一方面,而陰勝陽復,陽勝陰復是這種不平衡的反作用的另一方面。它們都影響著變化過程的轉歸。前人用這個道理解釋一些氣候變化和臨床病理。氣候方面:如某年濕氣勝,雨水過多,則來年可能有燥氣的復氣,出現(xiàn)干旱的氣候。氣候的勝復也會影響人們發(fā)病的情況,尤與季節(jié)性流行病有關。病理方面:邪正相爭的過程也會出現(xiàn)勝復的現(xiàn)象,如《傷寒論》厥陰病所說的陰陽勝復,陰指寒邪,陽指正氣,陰陽勝復表示邪正相爭。如:厥陰病下痢、四肢厥冷屬虛塞證、正氣來復時則見身熱,而下痢、肢厥俱除;邪勝則體溫下降、肢厥和下痢又再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交替出現(xiàn),也稱為陰陽勝復。

  陰陽離決

  即陰陽的關系分離決裂。指由于陰陽失調,此消彼長發(fā)展到一方消滅另一方、或一方損耗過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無法再繼續(xù)保持陰陽兩者能動的相互關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陰”“亡陽”等進一步發(fā)展就可能導致陰陽離決的嚴重惡果,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陽消長

  消長,說朗陰陽雙方對立的一面。它們任何一方都對另一方起著制約的作用,以維持事物的相對平衡。若一方的太過,就會引起另一方的不足;一方的不足,也會導致另一方的太過,產生了此盛彼衰,此消彼長的動的變化。這種關系較多于說朗病理變化,如“陰虛陽亢”,“陰盛陽衰”等。

  陰陽互根

  互根即互相依存。陰陽雙方均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陰”和“獨陽”就不能生化和滋長。同時,陰陽又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如機能與物質之間就是這種互根的關系。但陰陽學說中較常用互根表示人體生理范圍內的變化。

  陰陽乖戾

  乖戾即不和或失調。陰陽不和或失調,就會彼此偏衰偏亢,氣血逆亂,臟腑功能失常等。這是病理變化的基本原理。

  陰勝則陽病

  陰指陰寒,陽指陽氣。外感寒邪會使衛(wèi)外的陽氣活動受約束,陰寒內盛也會導致臟腑的陽氣虛弱,這些都是陰寒勝而影響陽氣的病證。

  陰生于陽

  根據(jù)陰陽互相依存的道理,“陰”以“陽”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體來說,陰氣所代表的物質(陰精)的生化,必須賴于陽氣所代表的能動力量。因此說,陰精是通過陽氣的活動而攝取和產生的。

  陰氣

  與“陽氣”相對。泛指它們的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之一。如就機能與物質來說,陰氣指物質;就臟腑機能來說,則五臟之氣為陰氣;就營衛(wèi)之氣來說,則營氣為陰氣;就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于內里的,向下的,抑制的、減弱的、重濁的為陰氣。余可類推。

  陰損及陽

  由于陰精虧損而累及陽氣化生不足,與“陰虛陽亢”的病理小同。如原有咳嗽、盜汗、遺精、咯血等陰虧證候,病變發(fā)展日久,若再出現(xiàn)氣喘、自汗、大使溏泄等陽虛證候,這就叫陰損及陽。

  陰平陽秘

  陰氣平順,陽氣固守,兩者互相調節(jié)而維持其相對平衡,是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端貑、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陰中之陰

  指陰的事物中又分屬于陰的一方面。如背面為陽、腹面為陰;腹面中,胸在上屬陽,腹在下屬陰,故腹部屬陰中之陰。指某一事物的兩種屬性均屬陰者。如腎位置在下,屬陰;腎為水臟,主藏精,也屬陰。故稱陰中之陰。

  陰中之陽

  指陰的事物中又分屬于陽的一方面。如背面為陽,腹面為陰;腹面中,胸在上屬陽,腹在下屬陰,故胸部屬陰中之陽。指某一事物的兩種性中,前一種屬陰,后一種屬陽。如肝位于腹內,屬陰;肝氣主氣,性疏泄,屬陽。故稱陰中之陽。

  陰不抱陽

  指由于陰的病變,不能維系陽氣的正常固守,出現(xiàn)病理上的“陰虛陽亢”或“陰盛格陽”的病理現(xiàn)象。

  陽勝則陰病

  陽指陽熱,陰指陰液。陽熱過盛或虛火妄動都會使陰液耗損,這些都屬陽氣勝而陰不足的病證。

  陽生陰長

  陽氣生化正常,陰氣才能不斷滋長,以此說明事物生發(fā)的一面。

  陽生于陰

  根據(jù)陰陽互相依存的道理,“陽”以“陰”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體來說,陽氣所代表的能動力量的產生,必須依附于陰氣所代表的物質(陰精)作為基礎。因此說,陽氣是由陰精化生出來的。

  陽氣

  與“陰氣”相對。泛指它們所代表的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之一。如就機能與物質來說,陽氣指機能;就臟腑機能來說,則六腑之氣為陽氣;就營衛(wèi)之氣來說,則衛(wèi)氣為陽氣;就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強的、輕清的為陽氣、余可類推。

  陽殺陰藏

  殺即收束或消滅。陽氣收束,則陰氣也潛藏,以此說明事物斂藏的一面。

  陽損及陰

  由于陽氣虛弱而累及陰精化生不足,與“陽虛陰盛”的病理不同。如原有水腫、腰酸、膝冷等腎陽虛的證侯,病變發(fā)展日久,若再出現(xiàn)煩燥、咽干喉痛、齒齦出血、小便短赤等腎陰虛的證候,這就叫陽損及陰。

  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見《素問、生氣通天論》。陽強,即陽亢。就是說陽氣過亢,既不能衛(wèi)外而固密,而在內的陰氣又受損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陰虧損。

  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元代朱丹溪氏經過臨床實際體會所提倡的一種論說。他所指的陰是精血,陽是指氣火,即由于精血虧損所產生的虛火。他認為精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不斷消耗,易損難復,故陰常不足。如不注意保養(yǎng)精血,嗜酒縱欲,傷戕過度,則陽氣易亢,虛火妄動,故陽常有余。陰虛陽亢,則百病叢生。故主張保重精血以維持身體陰陽的相對平衡,這是他在臨床上偏重滋陰法的理論根據(jù)。

  陽化氣,陰成形

  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瘹馀c成形,是物質的兩種相反而又相成的運動形式。張景岳注:「陽動而散,故化氣,陰靜而凝,故成形!挂虼耍@里陽和陰是指物質的動與靜、氣化與凝聚、分化與合成等的相對運動,進而說明物質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作用。

  陽中之陰

  指陽的事物中又分屬于陰的一方面。如胃屬陽,胃陰則為陽中之陰。指某一事物兩種屬性中,前一種屬陽,后一種屬陰。如肺位置在上,屬陽,肺氣主降,屬陰。故稱陽中之陰。參閱“陽中之陽”條。

  陽中之陽

  指陽的事物中又分屬于陽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陰陽屬性只是相對的,它們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為陰陽兩面。如胃在臟腑的相對關系中屬陽,但胃本身又分胃陽和胃陰,則胃陽(胃氣)在這種意義上稱陽中之陽。在陰陽屬性依不同的關系而相對變化時,指某一事物的兩種屬性均屬于陽者。如心在五臟的相對位置因居于上,故屬陽;心主火,心氣通于夏,也屬陽。因此,在分辨五臟間的位置與功能的相互關系時,心為陽中之陽。

  重陰必陽

  疾病的性質原屬陰氣偏勝,但當陰氣亢盛到一定限度時,會出現(xiàn)陽的現(xiàn)象或向著陽的方向轉化。如:病理變化中的“寒極生熱”就是陰寒盛的病在一定條件下出現(xiàn)熱性癥狀。冬季感寒邪為重陰,病本屬感冒風寒,但寒邪化熱入里,會轉化為熱病。這些病理上的轉變都是有條件的,不應理解為必然如此。

  重陰

  兩種屬于陰的性質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事物上。如:一晝夜的夜半、夜為陰、夜半為陰中之陰。故稱重陰。身冷,脈微欲絕、癥脈都是陰盛,稱為重陰,說明陰寒之盛。把自然氣候和人的病變聯(lián)系起來,如冬季屬陰,寒為寒邪,冬季感受寒邪,也可以稱為重陰。

  重陽必陰

  疾病的性質原屬陽氣偏勝,但當陽氣亢盛到一定限度時,會出現(xiàn)陰的現(xiàn)象或向看陰的方向轉化。如:病理變化中的“熱極生寒”就是陽熱盛的病在一定條件下出現(xiàn)寒性癥狀。夏日中暑為重陽,但由于暑熱不但傷津液,還會使陽氣耗散,正氣不足而出現(xiàn)虛脫。這些病理上的轉變也都是有條件的,不應理解為必然如此。

  重陽

  兩種屬陽的性質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事物上。如:一晝夜的日中(正午),白晝?yōu)殛,日中為陽中之陽,故稱重陽。身熱,脈洪大,癥脈都是陽盛,稱為重陽,說明陽熱之盛。把自然氣候與人的病變聯(lián)系起來,如夏季屬陽,暑為陽邪,故夏月感暑,也可稱為重陽。

  至陰

  至,即到。至陰,即到達陰的意思。如太陰為三陰之始,故太陰又可稱為至陰。太陰屬脾,至陰常作脾的代詞!端貑、金匱真言論》:「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怪,作最或極解。至陰,即屬陰之最甚者。《素問、水熱穴論》:「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穴名,足太陰膀胱經井穴。位于足小趾甲根外側角外一分許。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wǎng)醫(yī)學書店
  • 名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網(wǎng)絡課堂
40多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