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后是患者心理反應比較集中、強烈的階段。隨著原發(fā)病的解除及安全度過麻醉及手術期,患者心理上會有一定程度的解脫感,但繼之又有新的心理變化,如擔憂疾病的病理性質(zhì),病變程度等;手術已致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改變者,則擔心手術對今后生活、工作及社交帶來的不利影響,此外,切口疼痛、使用特殊模具帶來的不適感、術后的一些強迫體位、術后保留尿管時間較長等不舒適或?qū)Σl(fā)癥的擔憂,可使患者再次出現(xiàn)焦慮,甚至將正常的術后反應視為手術不成功或并發(fā)癥,加重對疾病預后不客觀的猜疑。護士應用親切和藹的語言進行安慰和鼓勵患者,告訴他們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已經(jīng)達到預期的目的,只要忍受幾天傷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減輕,同時護士還應教會患者使用外陰、陰道手術后的特殊模型,減輕不適感,鼓勵患者盡快恢復原來的學習和工作,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充分認識自己其他方面的才能,使其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信心。
通過幾年的臨床實踐得以證明:心理護理對手術治療中的患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對于我們基層醫(yī)院來說做好心理護理并非容易的事,它要求護理人員要做到:(1)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業(yè)務技術;(2)從生物-心理-社會方面對患者進行科學的客觀的心理護理。
心理狀態(tài)的評估和護理,對患者做到有問必答,遇事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能以熟練的技術完成各項技術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要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美好的語言和行為改善患者的情緒及對疾病的認識,鼓勵患者提出問題,耐心周到地給予講解,貫徹保護性醫(yī)療制度,對存有憂郁、懷疑心理的患者給予關心,耐心傾聽他們的述說,想辦法解除他們的顧慮,詳細說明疾病和手術的關系,以及心情舒暢對手術效果和預后的好處,使患者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