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證是因人體遭受風、寒、濕、熱之邪的侵襲,氣血為病邪陰閉而引起的疾病。以盤筋骨、肌肉、關節(jié)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和關節(jié)腫大、灼熱等為臨床主要表現。痹證的分類,按病因可分為風痹、寒痹、濕痹、熱痹、風濕熱痹等。從病理特點可分為行痹、痛痹、著痹。西醫(yī)的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等,均屬本證范圍。
1.病因病機 痹證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所致,內因是基礎,素體虛弱,正氣不足,腠理不密,衛(wèi)外不固,是引起痹證的內在因素,如再感受外邪,使肌肉、關節(jié)、經絡痹阻而形成痹證。
(1)風寒濕痹:凡是天氣變化,冷熱交錯,或居處卑濕,涉水冒雨而罹病者,外邪直入關節(jié)筋骨而為痹證。所謂:“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中以風為主者,因風性善行而數變,故冬痛游走不定而稱為行痹;以寒為主者,因寒凝氣滯,使氣血地運行不暢,故疼痛劇烈,而為痛痹;以濕為主者,歷濕性粘滯重著,故使肌肉、關節(jié)麻木,重著腫脹而成為著痹。
(2)熱痹:素體陽氣偏盛,內有蘊熱,或為陰亢之體,感受風熱之邪與濕相并,以致風濕熱合邪為患;或由寒邪入里化熱,流注經絡關節(jié),以致出現關節(jié)紅腫疼痛發(fā)熱等,成為熱痹。或因痹證日久,纏綿不愈,邪留經絡,蘊而化熱,也可表現出熱痹的癥狀。痹證日久,氣血虧耗,則可出現臟腑氣血虧虛之證。
2.辯證論治 痹證的辨證,首先應辨明寒熱,治以祛風、除濕、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舒筋活絡,隨其寒熱而兼行清熱或祛寒。對于病程日久,氣血損傷,臟腑虧虛的痹證患者,應配合運用補益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