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酮類及黃酮甙(Flavonoid g1ycosdes)又稱黃堿素類,是廣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類天然色素。在許多中草藥內(nèi)是有效成分,具有C6-C3-C6的基本碳架。從這個基本碳架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結構。目前已知的約有18種類型,其中主要的有下列幾種,在柏科、銀杏科、杉科等裸子植物中尚有雙黃酮(Biflayones)存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大多數(shù)黃酮類化合物與葡萄糖或鼠李糖結合成甙,部分為游離狀態(tài)或與鞣質結合存在。
定量方法: 一般有重量法、螢光法、比色法等,通常多用比色法。主要原理是根據(jù)黃酮類成分結構中有堿性氧原子,一般又多有酚羥基,可以與許多試劑產(chǎn)生顏色而制定。下面簡介比色法。
①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稱取標準蕓香甙一定量,以乙醇溶解并稀釋至每ml約含60μg,精密量取0.5~5.00 ml不同量的此溶液,分別用乙醇稀釋至5.00 m1,準確加入3ml 0.1M三氯化鋁溶液及5mI1M醋酸鉀溶液,放置40分鐘,在分光光度計415nm測定光密度,繪制光密度一濃度標準曲線。
?、跍y定方法: 精密稱取樣品粉末(60目)0.5~1.09于100ml錐形瓶中,精密加入一定量稀醇,將錐形瓶與內(nèi)容物共稱重(準確到0.1g),水浴回流一定時間,冷后再稱重,補充溶劑至原重,過濾,取一定量濾液稀釋到適當濃度,取此液一定量,準確加入3ml 0.1M氯化鋁溶液及5mI 1M醋酸鉀溶液,另補充蒸餾水使總量為13m1, 40分鐘后同上比色,以同一濾液同樣量加水至13 ml為空白對照,以標準曲線計算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