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dǎo)
直播課
【出處】《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Dú Jiāo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
【原形態(tài)】落葉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頂端,長5~13厘米;小葉25~33片,葉軸有狹翅;小葉長橢圓形,長1~1.8厘米,寬4~7毫米,先端鈍,短尖,邊緣有小尖刺4~13枚,基部傾斜,上面濃綠色,下面灰綠色。傘房花序,頂生;萼筒鐘狀,先端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平滑或有毛;花瓣有爪,白色,長5~5.5毫米,光滑;雄蕊15~20;心皮5個,少有4個,花柱基部合生,子房下位,光滑。梨果,小圓球形,徑5~9毫米,白色或淡紫色。花期5~6月。
【生境分布】生于中山區(qū)林邊。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散風寒,除濕邪。治牙齦腫痛及腎虛陰縮。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4~6錢;或浸酒。
【附方】①治牙齦腫痛:獨椒、土細辛、骨碎補、白芷、土知母、蛇參、地骨皮。水煎服。
②治腎虛縮陰:獨椒、硫黃、吳萸、官桂、小茴香、菟絲子。水煎加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