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出處】《日華子本草》
【拼音名】Gǎn Lǎn
【別名】橄欖子(《南州異物志》),橄棪(孟詵),忠果(《記事珠》),青果(《宛陵集》),青子(《東坡詩集》),諫果(《齊東野語》),青橄欖(《海槎余錄》),白欖(《廣東新語》),黃欖、甘欖(《陸川本草》)。
【來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實。果實成熟后采摘,曬干或陰干,或用鹽水浸漬后曬干。
【原形態(tài)】常綠喬木,高10米以上。樹皮淡灰色,平滑;幼芽、新生枝、葉柄及葉軸均被極短的柔毛,有皮孔。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15~30厘米;小葉11~15片,對生,矩圓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全緣,禿凈,網(wǎng)脈兩面均明顯,下面網(wǎng)脈上有小窩點,略粗糙。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與葉等長或略短;萼杯狀,通常3裂,很少5裂;花瓣3~5枚,白色,芳香,長約為萼之2倍;雄蕊6枚;雌蕊1枚,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長約3厘米,初時黃綠色,后變黃白色,有皺紋。硬核內(nèi)有種子1~3顆?;ㄆ?~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分布廣東、廣西、福建、四川、云南、臺灣等地。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
【性狀】鮮橄欖:呈梭形,兩端鈍圓,或漸尖,長可達(dá)3~4厘米,粗約1.5~2厘米。外表碧綠或黃綠色,時日較久者呈烏黃色,平滑,微帶光澤。頂端有細(xì)小黑色的突起,基部有果柄痕跡。果肉頗厚實,內(nèi)面黃白而多汁液。果核呈梭形,棕褐色,具6條棱線;質(zhì)堅硬不易碎。核的橫切面可見3個孔洞,其中各有一粒細(xì)長梭形的種子;種皮紅棕色,種仁白色,油潤,有香氣,無臭,味澀微酸,嚼之有回甜。以個大、肉厚、色青綠者為佳。干橄欖:外形同上,外表棕褐色或紫棕色,皺縮,有多數(shù)凹凸不平的皺紋。果肉較薄,棕褐色或灰棕色,質(zhì)堅韌,可與果核分離,內(nèi)核性狀與鮮者無異。味甜,酸澀味較差。以個大、肉厚;色灰綠、無烏黑斑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果實含蛋白質(zhì)1.2%,脂肪1.09%,碳水化物12%,鈣0.204%,磷0.046%,鐵0.0014%,抗壞血酸0.02%.種子含揮發(fā)油7~8%,以及香樹脂醇等。
【性味】甘澀酸,平。
?、佟侗静菅芰x》:味澀,久食則甘。
②《滇南本草》:味甘酸,性平。
③《本草再新》:味甘澀,性寒。
【歸經(jīng)】入肺、胃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胃二經(jīng)。
?、凇侗静輩R言》:入手太陰、足陽明經(jīng)。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jīng)。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生津,解毒。治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菌痢,癲癇,解河豚毒及酒毒。
?、倜显枺褐骱与喽荆?。
?、凇度杖A子本草》:開胃,下氣,止瀉。
③《開寶本草》:主消酒。
?、堋侗静菅芰x》:嚼汁咽治魚鯁。
?、荨兜崮媳静荨罚褐我磺泻砘鹕涎?,大頭瘟癥。能解濕熱、春溫,生津止渴,利痰,解魚毒、酒、積滯。
⑥《綱目》: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魚鱉毒。
⑦《本草通玄》:固精。
?、唷侗窘?jīng)逢原》:令痘起發(fā)。
?、帷侗静菰傩隆罚浩礁伍_胃,潤肺滋陰,消痰理氣,止咳嗽,治吐血。
?、狻峨S息居飲食譜》:涼膽息驚。
?、稀冬F(xiàn)代實用中藥》:治神經(jīng)病癲癇,配合明礬煮成流膏用。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燒存性研末、搗汁或熬膏,外用: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
天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