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 Bái Lè Zhī Yè
【英文名】 Acanthopanox trifoliatus (L.)Merr.
【別名】白茨葉、白勒遠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嫩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Mer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攀援狀灌木,高1-7m.枝細弱鋪散,老枝灰白色,新枝棕黃色、疏生向下的針刺,刺先端鉤曲,基部扁平。葉互生,有3小葉,稀4-5;葉柄長2-6cm,有刺或無刺;小葉柄長2-8mm;葉片橢圓狀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稀倒卵形,中央一片最大,長4-10cm,寬36.5cm,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上面脈上疏生剛毛,下面無毛,邊緣有細鋸齒或疏鈍齒,側(cè)脈5-6對。傘形花序3-10,稀多至20個組成頂生的傘形花序或圓錐花序,直徑1.5-3.5cm;總花梗長2-7mm,無毛;萼筒邊緣有5小齒;花黃綠色,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2mm,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3mm;子房2室,花柱2,基部或中部以下合生。核果漿果狀,扁球形,直徑約5mm,成熟果黑色。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除濕斂瘡。主治感冒發(fā)熱;咳嗽胸痛;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刀傷;癰瘡疔癤;口瘡;濕疹;疥瘡;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30g;或開水泡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