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冰凌花、冰凌草、六月令、山荏、破血丹、明鏡草、彩花草、山香草、雪花草
【來源】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碎米椏Rabdosia rubescens (Hamst.) C. Y. Wu et Hsuan,以全株入藥。
【功能主治】
本品全株粗制劑臨床療效觀察,對食管癌、賁門癌、肝癌,乳腺癌、直腸癌有一定緩解作用。
可防治放射治療的副反應(yīng),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腮腺炎,氣管炎,慢性遷延性肝炎等。
【用法用量】 1~2兩,煎服或制成各種劑型內(nèi)服。
【備注】(1)個別地區(qū)用以治療感冒、頭痛、(全株半斤,水煎洗患處)風濕骨痛,關(guān)節(jié)炎(全株3兩,泡酒1斤,早晚各服1兩)等。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冬凌草 《中華本草》【拼音名】 Dōnɡ Línɡ Cǎo
【別名】山香草、破血丹、雪花草、野藿香、六月令、山荏、冰凌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碎米椏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Plectranthus rubescens Hemsl.;P.ricinispermus Pamp.]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碎米椏,小灌木,高0.5-1m.根莖木質(zhì),有長纖維狀須根。莖直立,基部近圓柱形,皮層縱向剝落,莖上部及分枝均四棱形,具條紋,褐色或帶紫紅色,密被小疏柔毛,幼枝極密被絨毛,帶紫紅色。葉對生;葉柄連具翅假柄在內(nèi)長1-1.3cm,向上漸變短;葉片卵圓形或菱狀卵圓形,長2-6cm,寬1.3-3cm,先端銳尖或漸尖,后一情況先端一齒較長,基部寬楔形,驟然漸狹下延成假翅,邊緣具粗圓齒狀鋸齒,齒尖具胼胝體,上面疏被小疏柔毛及腺點,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絨毛至近無毛,脈紋常帶紫紅色。聚傘花序3-5花,在莖及分枝頂上排列成狹圓錐花序,總梗與長2-5mm幕ü<靶蛑崦鼙晃⑷崦?,但?蝦焐話讀廡位蛄庾綽?,詺埼至披针形,舷|轄ケ湫?,宰暅娑花形囂斂者十分超出诱a凵』ㄐ潁恍“曜聰咝位螄咝?,被微柔毛Qㄝ嘀有?,??。5-3mm,外密被灰色微預(yù)知毛及腺點,明顯帶紫紅色,10脈,萼齒5,微呈3/2式二唇形,齒均卵圓狀三角形,近鈍尖,約占花萼長之半,上唇3齒,中齒略小,下唇2稍大而平伸,果時花萼增大;花冠長約7mm,但也有雄蕊退化的花冠變小,外疏被微柔毛及腺點,冠筒長3.5-5mm,基部上方淺囊狀突起,至喉部直徑2-2.5mm,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先端具4圓齒,下唇寬卵形內(nèi)凹;雄蕊4,略伸出,或有時雄蕊退化而內(nèi)藏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絲狀,伸出,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環(huán)狀。小堅果倒卵狀三棱形?;ㄆ?-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木叢、林地及路邊向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