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拼音名】 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
【英文名】 Broadscale Humata
【來源】
藥材基源:為骨碎補科半圓蓋陰石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umata platylepis (Bak.)Ching[Davallia platylepis Bak.]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挖取,洗凈,去須根與葉柄,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植株高12-40cm.根莖橫生,粗約1cm,兩側(cè)稍扁,密被淡棕色蓬松的線狀披針形鱗片,基部卵圓形,紅棕色,盾狀著生。葉遠生;葉柄長12-14cm,棕色;葉片革質(zhì),光滑,闊卵狀三角形,長18-25cm,寬14-18cm,漸尖頭,基部近圓形,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0-15對,基部1對最大,長10-12cm,寬約4cm,三角狀披針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幾等寬,二回羽狀或二羽深裂,一回小羽片10-12對,基部上側(cè)1片與葉軸并行,下側(cè)的斜上,長圓狀披針形,急尖頭,基部為不對稱的楔形,羽狀或羽狀深裂近小葉軸;末回裂片基部上側(cè)1片較大,近三角形,先端尖而略向上彎,全緣或上緣有一角狀的淺裂;羽片向上漸短,披針形,二回淺羽裂;末回裂面近三角形,全緣;葉脈不明顯。孢子囊群生于末回裂片上緣,有1-2個;囊群蓋半圓形,寬過于高,以闊基部著生,兩側(cè)分離,棕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1400-1500m的林中樹干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澀;涼
【歸經(jīng)】肺;肝;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散瘀通絡(luò)。主風(fēng)濕疼痛;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破傷風(fēng);跌打損傷;骨折;腎炎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祛風(fēng)解痙,利水化濕、接骨續(xù)筋的功能。用于破傷風(fēng)、扁桃體炎、腎炎;外用治風(fēng)濕痛、跌打損傷、骨折。
【摘錄】《中華本草》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