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免費(fèi)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出處】出自《廣西中藥志》;窿緣桉葉,又作農(nóng)藥及滅州、孑孓的用藥為提取核油的原料。
【拼音名】Lónɡ Yuán ān Yè
【英文名】Leaf of Protruding Eucalptus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窿緣桉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calyptus exserta F.Muell.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多鮮用。
【原形態(tài)】喬木,高15-18m.樹皮宿存,稍堅硬,粗糙,有縱溝,灰褐色。嫩枝有印棱,纖細(xì),常下垂。幼太葉對生,葉片窄披針形,寬不及1cm,有短柄;成熟葉片狹披針形,長8-15cm,寬1.5cm,稍彎曲,兩面多禿小黑腺點(diǎn),葉柄長1.5cm,纖細(xì)。傘形花序腋生,有花3-8朵,部梗圓形;花梗長3-4mm,花蕾長卵形,長8-10mm;萼管半球形,長2.5-3mm,寬4mm;帽狀體長5-7mm,長錐形,先端漸尖;雄蕊多數(shù),長6-7mm,花絲著生于藥隔上半部,藥室平行,縱裂;子房與萼管合生。蒴果近球形,直徑6-7mm,果緣突出萼管2-2.5mm,果瓣4,長1-1.5mm.花期5-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栽培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資源分布:原產(chǎn)澳大利亞。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不耐寒,要求年平均溫度18℃以上,無霜或稍有輕霜,約對低溫0℃以下,受不同程度凍害。要求雨量充沛,在年降雨量1500mm的地區(qū),生長良好。亦耐干旱,早季5-6個月仍能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適生于酸性紅壤,能耐鹽堿。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培育容器苗栽植。先10年以上健壯植株作母樹,當(dāng)蒴果呈深綠以并帶褐色斑點(diǎn)時采收,攤曬1-2d,收集種子。于春季2-3月和秋季9-10月播種。種子發(fā)芽需要充足水分,要保持苗圃土壤表層5cm;左右濕潤,不宜過濕。當(dāng)種苗長出2-3片真葉后,選健壯苗移入容器中培養(yǎng)。苗高20cm以上時可種植,挖長、寬各40cm,深30cm的穴,小苗深栽2-3cm.田間管理 定植后2-3年內(nèi),每年在早春,雨季前或秋季雨天后,中耕除草2-3次。施肥宜在早春時結(jié)合松土壤草進(jìn)行,以施有機(jī)肥為主。
【性狀】干燥葉片呈鐮刀狀披針形,表面灰綠色,散有亦褐色或蠐褐色的木栓斑點(diǎn),主脈干縮成一條溝槽。葉炳棕褐色,多扭轉(zhuǎn)。革質(zhì),質(zhì)脆易拆碎。產(chǎn)廣西、廣東等地。
【化學(xué)成份】自葉中分離到右旋-兒茶精(-catechin),楊梅樹皮素葡萄糖甙(myricetin glucoside),沒食子酸(gallic acid)[1].
【性味】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止癢;燥濕殺蟲。主治風(fēng)濕疹癢;腳氣濕癢;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天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