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出處】《本草拾遺》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①《分類草藥性》:“甘,平,無毒。”
?、凇端拇ㄖ兴幹尽罚?ldquo;味苦,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治風濕疼痛,痰飲,水腫,熱痢,黃疸,跌打損傷,燙傷。
?、佟侗静菔斑z》:“根皮主痰飲,下水腫及痰瘧,煮汁服之,當利下及吐,不可多服。”
?、凇斗诸惒菟幮浴罚?ldquo;治一切跌打損傷。”
③《四川中藥志》:“能接骨逗榫。治跌打損傷、熱痢及黃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熬湯,鮮者1~2兩;研末為丸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附方】①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痛:接骨木根三至四兩,鮮豆腐四至五兩。酌加開水或紅酒燉撮。(《福建民間草藥》)
?、谥文_腫:鐵骨散根(接骨木根),同甘草煎水洗。(《植物名實圖考》)
③治筋骨折傷:鮮接骨木根皮(或鮮葉)二至五兩,黃梔子一兩,共搗爛,黃酒適量,炒熱,按傷處大小攤藥于布上,骨折復位后即以上藥敷患處,夾板固定。(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湯火傷:接骨木棍皮及葉適量,研粉,以菜油或香油調(diào)敷。(《陜西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