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茯苓的功效與應用

2010-08-20 19:37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1.利水滲濕,用于小便不利,水腫及停飲等水濕證。茯苓利水而不傷正氣,藥性平和,為利水滲濕要藥。凡水濕、停飲均適用。常與豬苓、澤瀉同用以加強利水滲濕作用,并隨濕熱、寒濕等不同性質,配伍有關藥物。如濕熱配車前子、木通;寒濕配附子、干姜等。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能健脾,故脾虛停濕者用之,有標本兼顧之效,停飲所致的頭眩、心悸、咳嗽,亦持為要藥。本品與白術同用,其健脾利濕之功益彰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如五苓散、苓桂術甘湯均有茯苓、白術配伍。

  2.健脾止瀉,用于脾虛證。茯苓能健脾,脾虛體倦、食少便溏者,每與黨參、白術、甘草等補脾藥同用,即四君子湯。

  3.寧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寧心安神。心脾二虛,氣血不足的心神不寧,多與黃芪、當歸、遠志同用,如歸脾湯。若水氣凌心之心悸,多與桂枝、白術、生姜同用,如茯苓甘草湯。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wǎng)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