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紫丁香

2010-02-20 09:06 醫(yī)學教育網
|

  紫丁香為木犀科植物紫丁香的葉及樹皮。

  【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Zǐ Dīnɡ Xiānɡ

  【來源】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紫丁香的葉及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ringa oblata Lindl.[S.vulgaris L.Var. oblata Franch.]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m.樹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軸、花梗、苞片、花萼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密被腺毛。單葉對生;葉柄長1-3cm;葉片革質或厚革質,卵圓形至腎形,寬常大于長,長2-14cm,寬2-15cm,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圓形,或寬楔形;萌枝上葉片常呈長卵形。圓錐花序直立,由側芽抽生,近球形或長圓形,花埂長0.5-3mm;花萼長約3mm,萼齒漸尖、銳尖或鈍;花冠紫色,長1.1-2cm,花冠管圓柱形,長0.8-1.7cm,裂片呈直角開展,卵圓形、橢圓形至倒圓形;雄蕊2,花藥黃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4mm處。蒴果倒卵狀橢圓形、卵形至長橢圓形,長1-1.5cm,先端長漸尖,光滑?;ㄆ?-5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溪邊、山坡叢林或灘地水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以至西南達四川西北部。

  【栽培】生物學特性 我國東北、華北及西北山地,海拔300~1500m河谷、溝頭處均產。陽性,能耐半陰,喜肥沃、疏松的濕潤土壤。耐旱,忌水澇,抗寒性強,但不耐高溫潮濕。

  栽培技術 可以播種、壓條、扦插、分株和嫁接繁殖。但一般采用扦插和嫁接繁殖。嫁接砧木可用小葉女貞、水蠟和流蘇的苗木。

  田間管理 移栽時最好將枝干短截修剪,并帶上以保成活,樹形要求整齊,不要偏冠,嫁接苗要經常注意砧木萌芽的修剪。遇旱時要適當澆水。夏季還應適當施肥,促進花芽分化,保證次年多開花。

  【化學成份】葉中分離出D-甘露醇(D-mannitol),酪醇(ty-rosol),反式-對-羥基肉桂酸(E-p-h(huán)ydroxy cinnamic acid),3,4-二羥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ethyl alcohol),3,4-二羥基苯甲酸(3, 4-dihydroxybenzoic acid)及丁香苦甙(syringopicroside)[1].

  【性味】苦;性寒

  【歸經】入胃、肝、膽三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主治急性瀉??;黃疸型肝炎;火眼;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6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葉:味辛、性溫,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能。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用于抗菌、暴發(fā)性火眼及多種瘡瘍腫痛。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