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劉寄奴Liujinu

2010-01-22 18:45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新修本草》

  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產于浙江、江蘇、江西、湖南等地。均為野生。8—9月開花時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泥土,曬干,切段入藥。

  【性能】苦,溫。歸心、肝、脾經(jīng)。

  【功效】散瘀止痛,療傷止血,破血通經(jīng),消食化積。

  【應用】

  1.跌打損傷,腫痛出血。本品溫散善走,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而療傷。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可單用研末以酒調服;亦可配伍骨碎補、延胡索等,如流傷飲(《傷科秘方》);治創(chuàng)傷出血,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可單用鮮品搗爛外敷;或配茜草、五倍子等,如止血黑絨絮(《傷科補要》)。

  2.血瘀經(jīng)閉、產后瘀滯腹痛。本品辛散苦泄,善于行散,能破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治血瘀經(jīng)閉,可配桃仁、當歸、川芎等;治產后瘀滯腹痛,配甘草等份為末,水、酒調服

  3.食積腹痛、赤白痢疾。本品氣味芳香,既能醒脾開胃,又能消食化積,適用于食積不化,腹痛瀉痢,可單用煎服,亦可配伍山楂、麥芽、雞內金、白術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亦可鮮品搗爛外敷。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破血下脹。多服令人下痢。”

  2.《日華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氣水脹、血氣,通婦人徵結,止霍亂水瀉。”

  3.《本草經(jīng)疏》:“劉寄奴,苦能降下,辛溫通行,血得熱則行,故能主破血下脹。昔人謂為金瘡要藥,又治產后余疾,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尋迅速故也。”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香豆精,異澤蘭黃素,西米杜鵑醇,脫腸草素,奇蒿黃酮,奇蒿內酯醇等。

  2.藥理作用:有加速血液循環(huán),解除平滑肌痙攣,促進血凝作用;煎液能增加豚鼠灌脈流量,對小鼠缺氧模型有明顯的抗缺氧作用。水煎液對宋內氏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用單味劉寄奴干品50—100g,(鮮品加倍),水煎服,兒童減量。治療輕、中、重型中暑16例,均愈(江西中醫(yī)藥,1982,(3):23)。用劉寄奴水煎二次,加入淀粉制成片劑,每片含生藥1g.成人每次6片,每日4次,5天為1療程。治療34例菌痢,全部痊愈(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3,(1):21)。此外,劉寄奴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痔瘡、急性傳染性肝炎、前列腺肥大等有一定療效。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wǎng)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