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訣】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yǎng)衛(wèi)。
【譯注】人參味甘微苦,性溫。甘溫主補,最善補益元氣。元氣源于腎精,化生周流全身的元陽、元陰之氣,是推動臟腑功能、氣血運行和營養(yǎng)全身的動力。本品峻補元氣,益氣固脫,為治療元氣虛脫、虛勞內傷的第一要藥,可挽救大病、久病及大吐瀉、大失血等原因所致的元氣耗散、體虛欲脫的危候;還可補足五臟之氣,治療諸臟氣虛證,如心氣虛心悸不寐、脾氣虛泄瀉肢冷、肺氣虛氣喘息短、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肝氣虛驚悸不寧、腎氣虛骨弱痿軟等癥。這就是大補元氣的含義。元氣充足則脾胃不虛,運化正常,能輸精微,布津液,故本品又有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內熱消渴及熱病津傷口渴之癥。其大補元氣兼補五臟之氣,化生周身氣血,外既能養(yǎng)衛(wèi)氣,內又可調營血,凡氣血不足之癥,均可應用。
此外,本品大補元氣,又能益氣攝血、益氣助陽,還用治氣不攝血的出血證及元氣不足、命門火衰的陽痿證。臨證處方中本品與祛邪藥同用還可起扶正祛邪的作用。
【應用】用治大失血、大吐瀉以及一切疾病所致的元氣虛極欲脫,脈微欲絕之證,單用濃煎頻服即可;如兼見汗出肢冷等亡陽現(xiàn)象者,可與附子同用,以增強回陽作用。用治脾虛倦怠,食欲不振等癥,常與白術、茯苓、甘草同用。用治肺虛喘咳,乏力自汗,動則加重者,常與蛤蚧、胡桃同用。用治津傷口渴、消渴等癥,屬熱病氣津兩傷,身熱而渴,汗多脈大無力者,多與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同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屬熱傷氣陰,口渴多汗,氣虛脈弱者,多與五味子、麥冬同用;屬內熱消渴者,又常與生地、玄參、天花粉、山藥等同用。用治氣虛血虧所致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證,多與當歸、龍眼肉、酸棗仁、茯神、遠志等同用。此外,用治血虛,常與熟地、當歸、白芍等補血藥同用;用治陽痿,多與鹿茸、胎盤等助陽藥同用;用治體虛外感或里實正虛之證,可與解表、攻里藥同用,以扶正祛邪。
【用量用法】5~10g,宜文火另煎,將參汁加入其他藥汁內飲服。研末吞服,每次1~2g,日服2~3次。如挽救虛脫,當用大量,即15~30g,煎汁分數(shù)次灌服。
【使用注意】反藜蘆,畏五靈脂、皂莢,忌同用;陰虛陽亢、骨蒸潮熱、咳嗽吐衄、肺有實熱或痰氣壅滯的咳嗽、肝火上升,以及一切火郁內實之證均忌服;服人參不宜喝茶、吃蘿卜,以免影響藥力;服人參腹脹者,用萊菔子煎湯服可解。國內外均有報道,長期大量服用人參可引起抑郁、煩躁、失眠、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稱“濫用人參綜合征”。停藥后可自行緩解。故以人參做補劑,不可過服久用。
【現(xiàn)代研究】人參具有“適應原”樣作用。主要含多種人參皂甙,對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均有增強作用。有抗休克、抗疲勞、抗輻射、抗過敏、抗利尿及抗癌等作用。能興奮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提高應激反應能力;能增強性腺功能,有促性腺激素樣作用。此外,還可降低血糖,促進蛋白質、RNA、DNA的生物合成,調節(jié)膽固醇代謝,促進造血系統(tǒng)的功能。
【附方】1.獨參湯單味人參加量濃煎頻服,用于元氣暴脫的危證。
2.參附湯人參、附子,用于元氣虛脫兼見亡陽之象者。
3.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用于脾虛倦怠、食欲不振等癥。
4.人參胡桃湯人參、胡桃、生姜,用于肺虛喘咳證。
5.人參蛤蚧散人參、蛤蚧、杏仁、甘草、知母、桑白皮、茯苓、貝母,用于肺虛喘咳證。
6.白虎加人參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參,用于熱病氣津兩傷。
7.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用于熱傷氣陰證。
8.玉壺丸人參、天花粉,用于內熱消渴。
9.歸脾湯人參、黃芪、白術、茯神、遠志、酸棗仁、木香、龍眼肉、甘草、生姜、大棗,用于氣虛血虧的心神不安、失眠驚悸等證。
10.安神定志丸石菖蒲、茯苓、茯神、遠志、龍齒、人參,用于心氣不足的心悸怔忡等證。
11.人參養(yǎng)榮湯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熟地、當歸、白芍、甘草、桂心、五味子、遠志、陳皮,用于血虛萎黃證。
12.參茸固本丸人參、當歸身、熟地、枸杞子、鹿茸、巴戟天、菟絲子、肉蓯蓉、白芍、小茴香、陳皮、白術、黃芪、牛膝、桂心、山藥、茯神、甘草,用于陽痿證。
13.參蘇飲人參、蘇葉、葛根、前胡、半夏、茯苓、陳皮、甘草、桔梗、枳殼、木香、生姜、大棗,用于體虛外感。
14.黃龍湯人參、當歸、大黃、芒硝、厚樸、枳實、甘草,用于里熱實證兼氣血虛弱者。
【按】人參野生的稱“野山參”,以年代久遠者為佳,補力較大,功能大補元氣,滋陰生津,無剛燥之弊,但價錢昂貴,貨源較少;栽培的稱“園參”,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補力較差;園參蒸熟后曬干為“紅參”,藥性偏溫,功能振奮元氣,強心復脈,適用于氣弱陽虛,心衰脈微者;直接曬干的為“生曬參”,功能補氣生津,適用于氣陰不足者;經沸水浸燙后,再浸糖汁中一、二日,取出曬干的為“白參”,作用較生曬參弱,功專補脾益肺,適用于脾肺不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