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1.部位
臨床常用“寸口診法”。寸口又稱氣口、脈口,即腕后高骨(橈骨莖突)內側橈動脈所在部位。
寸口脈分寸、關、尺三部。正對掌后高骨(橈骨莖突)為關部,關前為寸部,關后為尺部。兩手各有寸、關、尺三部,共六部脈,分候各臟腑。左寸候心,左關候肝膽,左尺候腎;右寸候肺,右關候脾胃,右尺候腎(命門)。
2.方法
(1)體位:診脈時讓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手臂與心臟近于同一水平,手心向上,前臂平伸,腕下墊脈枕,以使氣血運行流暢。
?。?)布指: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定關,然后食指在前定寸,無名指在后定尺。三指指頭平齊,呈弓形,以指腹體察脈象。布指的疏密可根據(jù)患者手臂長短及醫(yī)生手指的粗細適當調整。小兒寸口部位狹小,不能容三指,可單用拇指切脈,稱“一指定關法”。
(3)指力:輕用力按在皮膚上稱為舉,即浮取或輕??;不輕不重,中等用力按至肌肉稱為尋,即中??;重用力按至筋骨稱為按,即沉取或重取。診脈時,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常以這三種指力體察脈象。寸、關、尺三部脈,每部都有舉、尋、按三候,稱為“三部九候”。
?。?)注意事項:切脈時應保持環(huán)境安靜,醫(yī)生要調勻呼吸,用自己的一呼一吸去計算患者脈搏的次數(shù)。精神專一,態(tài)度認真,仔細體察脈象在三種指力下的不同變化。每手診脈時間不應少于1分鐘,否則難以達到診清脈象的目的。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