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適應證及原則是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1.大量失血是輸血的主要適應證。主要是補充血容量,糾正低血容量休克。輸血原則:①失血量不超過血容量的20%,血紅蛋白>100g/L時,原則上不輸血,應輸注晶體液補充血容量;②失血量達血容量的20%~30%時,可有HCT下降(通常以HCT30%~35%作為出現(xiàn)缺氧的臨界值),原則上不輸全血,可輸入晶體液和并用膠體液擴容,再適當輸注濃縮紅細胞;③失血量超過血容量的30%時,可輸入全血與濃縮紅細胞各半,同時再配合晶體液、膠體液及血漿補充血容量,并維持膠體滲透壓;④失血量超過血容量的50%且大量輸入庫存血時,應注意白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缺乏,并給予補充。
2.慢性貧血或低蛋白血癥應積極病因治療,不輕易輸血;血紅蛋白減低不是決定輸血的最好指標,要以癥狀為主。有輸血指征者,應輸入濃縮紅細胞,不應輸全血。原則是:①血紅蛋白<60g/L伴有明顯癥狀者;②貧血嚴重,雖無癥狀,但需要手術者或待產婦;③補充血漿或白蛋白治療低蛋白血癥。
3.凝血異常:凝血功能障礙者,輸入相關的凝血因子或成分。如纖維蛋白原缺乏,可補充冷沉淀或纖維蛋白原濃縮劑;血小板減少癥或血小板功能障礙者,可輸注濃縮血小板;甲型血友病輸入凝血因子Ⅷ。
4.重癥感染:重癥感染的病人單獨應用抗生素治療難于控制時,可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中性粒細胞顯著減少并發(fā)的感染,可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一般不輕易輸注濃縮白細胞。
需要指出的是,輸血作為一種替代性治療,可以補充血容量、改善循環(huán)、增加攜氧能力、提高血漿蛋白、增進凝血功能,但輸注全血不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全血、血漿或白蛋白也均無營養(yǎng)補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