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電現(xiàn)象:細菌的蛋白質和其他生物細胞的蛋白質相似。具有兩性游離的性質,當正電荷與負電荷相等時,為等電點。革蘭陽性菌等電點低,pH為2~3,革蘭陰性菌的等電點稍高,pH為4~5,在中性或弱堿性環(huán)境中,其pH高于細菌的等電點,細菌均帶負電荷,尤以革蘭陽性菌帶負電荷更多。細菌的帶電現(xiàn)象與細菌的染色反應、凝集反應、抑菌和殺菌作用有密切關系。
2.表面積:細菌體積雖小,但單位體積的表面積遠比其他生物細胞要大。細菌的表面積大,有利于菌體內外界的物質交換,故細菌生長繁殖迅速。
3.光學性質:細菌細胞為半透明體,當光線照射在菌體上,一部分光被吸收,另一部分光被折射,故細菌懸液呈混濁狀態(tài)。菌數(shù)越多,濁度越大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4.半透性與滲透性:細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都有半透性,使細菌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細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都具有半透膜性質,可允許水分子通過,而對其他物質則有選擇性通過作用。細菌吸取營養(yǎng)和排出代謝產物,均有賴于這種通透作用。革蘭陽性菌體內滲透壓高達506.625~2533.125Pa,革蘭陰性菌也有506.625~607.96Pa.細菌具有堅韌的細胞壁,能耐受菌體內的高滲透壓,并能保護細菌在低滲透壓環(huán)境中不致膨脹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