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hushimed66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護士資格 > 輔導精華 > 正文

觀察傷口膿液色味變化-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

2014-03-07 14:53 醫(yī)學教育網
|

觀察傷口膿液色味變化是護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1.黃色膿液呈金黃色或檸檬黃色。膿液無臭,但有腥味,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首選抗生素為青霉素及新青霉素Ⅰ-Ⅳ(用于耐菌株)。次選氯霉素、加紅霉素、卡拉霉素、慶大霉素等。局部治療時,盡量做到早期切開達到充分的引流。

2.黃綠色膿液粘滯、稠厚多數易形成假膜及膿苔,常附著在傷口的表面上,帶有臭味,多見于燒傷創(chuàng)面感染。致病菌為大腸桿菌。臨床首選喹諾酮類、卡拉霉素等。次選藥物為氯霉素、鏈霉素、新霉素等。局部治療是盡量做到清除壞死組織及痂皮,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可用15%~20%黃連溶液或虎杖溶液濕敷,亦可用1%磺胺嘧啶銀換藥。

3.淡綠色膿液稍稀薄,呈淡綠色帶有特殊的甜臭味。致病菌為綠膿桿菌。首選藥物為青霉素、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次選慶大霉素加羧芐青霉素。局部用黃連、黃柏、黃芩、地榆各等分共研細末加麻油調搽創(chuàng)面?;蛴没前粪奏ゃy等溶液浸紗布條換藥。

4.暗紅色膿液呈暗紅色,傷口內有氣泡冒出,有大量壞死組織,帶有腐敗或惡臭味。致病菌為厭氧菌,臨床首選藥物為甲硝唑,次選林可霉素、慶大霉素等。局部傷口采取徹底清創(chuàng)、清除異物和壞死組織,敞開引流。用雙氧水沖洗,用甲硝唑溶液換藥。

5.淡紅色血水樣膿液稀薄,表現為淡紅色,如血水樣,帶有腥臭味。致病菌為溶血性鏈球菌。臨床首選青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次選紅霉素、四環(huán)素等局部治療宜早期切開減壓、引流換藥等。

外科感染為混合性感染。某一傷口中并非單一的菌種和孤立的色味變化,但根據上述方法可辨別出,其中以一種致病力最強、繁殖最快的致病菌為主。因此在臨床用藥中采取“主力攻堅”和“圍殲剿滅”的戰(zhàn)略方針。所以要選用抗菌力強、抗菌譜廣的藥物聯(lián)合應用。

公眾號

距2024年護士資格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預告】2024護士考前金題點睛班公開課
【免費直播】首節(jié)免費聽!2024護士考前金題點睛班公開課

直播時間:2月23日

嘉賓:章一芹老師

針對人群:24護士考生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