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橘絡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2014-03-11 14:28 醫(yī)學教育網
|

【別名】橘絲(《綱目拾遺》),橘筋(《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內層的筋絡。12月至次年1月間采集,將橘皮剝下,自皮內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絡,曬干或微火烘干。比較完整而理順成束者,稱為鳳尾橘絡(又名順筋)。多數斷裂,散亂不整者,稱為金絲橘絡(又名亂絡,散絲橘絡)。如系用刀自橘皮內鏟下者,稱為鏟絡。

【生境分布】主產四川、福建、浙江。此外,廣西、廣東、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貴州等地亦產。

【性狀】

①鳳尾橘絡

呈長條形的網絡狀。多為淡黃白色,陳久則變成棕黃色。上端與蒂相連,其下則筋絡交叉而順直,每束長約6~10厘米,寬約0.5~1厘米。蒂呈圓形帽狀,十余束或更多壓緊為長方形塊狀。質輕虛而軟,干后質脆易斷。氣香,味微苦。以整齊、均勻、絡長不碎斷、色黃者為佳。

②金絲橘絡

呈不整齊的松散團狀,又如亂絲,長短不一,與蒂相混合,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其余與鳳尾橘絡相同。

③鏟絡

筋絡多疏散碎斷,并連帶少量橘白,呈白色片狀小塊,有時夾雜橘蒂及少量內瓤碎皮。以鳳尾橘絡品質最佳,鏟絡品質最差。

【炮制】揀去雜質,摘除橘蒂,用水噴潤后撕開,曬干。

【性味】

甘苦,平,

①《本草撮要》:味淡微苦。

②《本草便讀》:甘,寒。

③《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苦,無毒。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

【功能主治】

通絡,理氣,化痰,治經絡氣滯,久咳胸痛,痰中帶血,傷酒口渴。

①《日華子本草》:治渴及吐酒,炒煎湯次甚驗。

②《綱目拾遺》:通經絡滯氣、脈脹,驅皮里膜外積痰,活血。

③《本草求原》:通經絡,舒氣,化痰,燥胃去穢,和血脈。

④《四川中藥志》:化痰通絡,治肺勞咳痰、咳血及濕熱客于經隧等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