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本經(jīng)》:味辛,寒。
②《別錄》:苦,微寒,有毒。
【歸經(jīng)】
①《本草經(jīng)疏》:入手太陰、足陽明經(jīng)。
②《本草再新》:入肝經(jīng)。
【功能主治】
吐風痰,殺蟲毒。治中風痰涌,風癇癲疾,黃疸,久瘧,泄痢,頭痛,喉痹,鼻息,疥癬,惡瘡。
用于中風、癲癇、喉痹癥見痰涎涌盛。用于疥癬禿瘡。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此外,以本品研末外滲,有滅虱功效。又近用以殺滅蚊蠅及其幼蟲,也作農(nóng)藥殺蟲劑及獸醫(yī)作催吐藥使用。
①《本經(jīng)》:主蠱毒,咳逆,泄痢,腸澼,頭瘍,疥瘙,惡瘡,殺諸蟲毒,去死肌。
②《別錄》:療噦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馬刀,爛瘡。
③《藥性論》:主上氣,去積年膿血泄痢。治惡風瘡、疥癬、頭禿,殺蟲。
④《本草圖經(jīng)》:大吐上膈風涎,暗風癇病,小兒鰕齁;用錢匕一字則惡吐人,又用通頂,令人嚏。
⑤《四川武隆藥植圖志》:治毒蛇咬傷及殺蟲用。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1~2分;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搐鼻或調(diào)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