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別名】苦馬菜、牛插鼻、石灰菜、糯米菜、貓骨頭、剪刀草、絨球、苦郎頭、苦藍(lán)關(guān)菜、石灰青、田青、野苦麻、苦荬菜、豬兜菜、艾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mistepta lyrata (Bunge) Bunge [H. carthamoides (Buch.-Ham.) O. Kuntze; Saussurea carthamoides (Ham.) Bent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集,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泥胡菜 二年生草本,高30-80cm.根圓錐形,肉質(zhì)。莖直立,具縱溝紋,無毛或具白色蛛絲狀毛。基生葉蓮座狀,具柄,倒披針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長7-21cm,根提琴狀羽狀分裂,頂裂片三角形,較大,有時3裂,側(cè)裂片7-8對,長橢圓狀披針形,下面被白色蛛絲狀毛;中部葉橢圓形,無柄,羽狀分裂;上部葉條狀披針形至條形。頭狀花序多數(shù),有長梗;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總苞于形,長12-14mm,寬18-22mm;總苞片5-8層,外層較短,卵形,中層橢圓形,內(nèi)層條狀披針形,各層總苞片背面先端下具1紫紅色雞冠狀附片;花紫色。瘦果橢圓形,長2.5mm,具15條縱肋;冠毛白色,2列,羽毛狀。花期5-6月。
【生境分布】生于路旁、荒草叢中或水溝邊。我國南北各地大都有分布。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30-80cm.工莖具縱棱,光滑或略被綿毛。葉互生,多卷曲皺縮,完整葉片呈倒披針狀卵圓形或倒披針形,羽狀深裂。常有頭狀花序或球形總苞。瘦果圓柱形,長2.5mm,具縱棱及白色冠毛。氣微,味微苦。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主治痔漏;癰腫疔瘡;乳癰;淋巴結(jié)炎;風(fēng)疹交通規(guī)則癢;外傷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天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