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藥材基源:為柳葉菜科植物牛瀧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rcaea cordata Royle[C.cordiophylla Makino]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全草,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40-70cm.具地下鋪匐枝;芭圓柱形,綠色,全株被毛,莖被長展毛和稍彎的尖柔毛。葉對生;葉柄長4-8cm,密被短柔毛;葉片卵形或闊卵形,長3-6cm,寬2-4cm,先端短漸尖,基部淺心形,邊緣疏生淺鋸齒或近全緣,兩面疏生短柔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軸密被短柔毛;苞片小;花兩性,白色,花梗長3-4mm,密被短柔毛;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萼筒倒卵形,裂片2,長卵形,被微柔毛,花瓣2,闊倒卵形,頂端2裂,白色,長約2mm;雄蕊2;子房下位,2室,花柱伸出,長3-4mm,柱頭頭狀,頂端凹狀。果實堅果狀,倒卵狀球形,長2.5-3mm,直徑約2.5mm,有溝,外被淺棕色鉤狀毛;果柄被毛,稍短于果產(chǎn)或近等長?;ㄆ?-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650-3200m的山坡路邊、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陜西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主治瘡癰腫毒;疥瘡;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各家論述】《貴州草藥》:辛,涼,有小毒。清熱解毒,生肌。治疥瘡,膿皰:夜抹光烘干研末,配硫黃、雄黃粉適當,用菜油調(diào)擦或干撲于潰爛處。治刀傷:夜抹光搗絨敷傷處。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