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別名】石蔥、蜈蚣草、巖蔥、毛蘭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指葉毛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ia pannea Lind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蒸生曬干。
【原形態(tài)】指葉毛蘭,多年生附生草本,高約20cm.具匍匐根莖。除葉外,均被白色絨毛。莖短,在根莖上,每相距2-5cm具3-4枚葉,下部生根。葉肉質,圓柱形,長4-20cm,粗約3mm,具槽,先端鈍,基部套迭。總狀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苞片小,卵狀三角形;花被片外面被白色絨毛,內面黃褐色,疏生絨毛;中萼片卵狀長圓形;側裂片卵狀三角形,明顯較大,背面具龍骨,頂端急尖;萼囊較長,先端鈍;花瓣橢圓形,與中萼片等長,唇瓣深褐色,肉質肥厚,長圓形,長約1cm,寬5mm,先端鈍,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基部和先端各具1粒胼胝體,邊緣稍波狀;蕊柱短,具蕊柱足;花粉塊8,棍棒狀。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海拔800m上下的山坡闊葉林中樹上或樹下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涼。
【歸經】肺;心經。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清熱解毒。主治腰腿痛;跌打損傷;骨折;癰瘡癤腫;燙火傷;藥物中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云南中草藥選》: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