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味】
辛,溫,有毒。
①《綱目》:辛,溫,有毒。
②《生草藥性備要》:味甘,性溫,有毒。
③《本草便讀》:辛,溫,大毒。
【歸經(jīng)】《本草便讀》:入肺。
【功能主治】
定喘,祛風,麻醉止痛。治哮喘,驚癇,風濕痹痛,腳氣,瘡瘍疼痛。并作外科手術(shù)麻醉劑。
①《綱目》:諸風及寒濕腳氣,煎湯洗之。又主驚癇及脫肛,并入麻藥。
②《生草藥性備要》:少服止痛,直達利竅,去頭風。
③《本草便讀》:止瘡瘍疼痛,宣痹著寒哮。
④《陸川本草》:治咳嗽,跌打疼痛。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或泡水),1~1.5分;入散劑,3~5厘;煎酒或作卷煙吸。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注意】內(nèi)服宜慎。體弱者禁用。
【附方】
①治哮喘:曼陀羅花兩五,火硝一錢,川貝一兩,法夏八錢,澤蘭六錢,冬花五錢。上共研細末,用老姜一斤,搗爛取汁,將藥末合勻,以有蓋茶盅-只盛貯封固,隔水蒸一小時久,取出,以熟煙絲十兩和勻,放通風處,吹至七、八成干(不可過于干燥,恐其易碎)時,貯于香煙罐中備用。每日以旱煙筒或水煙袋,如尋常吸煙法吸之。(《外科十三方考》立止哮喘煙)
②治小兒慢驚:曼陀羅花七朵(重一字),天麻二錢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錢半。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調(diào)下。(《御藥院方》)
③治陽厥氣逆多怒而狂:朱砂(水飛)半兩,曼陀羅花二錢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若醉便臥,勿令驚覺。(《證治準繩》祛風一醉散)
④治(?。┤穗y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痛,亦不傷人:山茄花(八月收)、火麻花(八月收一說七月收)。陰干,共研末。每服三錢,小兒只一錢,茶酒任下。一服后即昏睡,可灸五十壯,醒后再服再灸。(《扁鵲心書》睡圣散)
⑤治諸風痛及寒濕腳氣:曼陀羅花,茄梗、大蒜梗、花椒葉。煎水洗。(《四川中藥志》)
⑥治面上生瘡:曼陀羅花,曬干研末,少許貼之。(《衛(wèi)生易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