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賊魚肉的簡介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拼音名】WūZéiYúRòu
【英文名】cuttlefish as food
【別名】無針烏賊。金烏賊
【來源】藥材基源: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和金烏賊等烏賊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epiellamaindronideRochebrune2.SepiaesculentaHoyle
采收和儲藏:捕得烏賊后,剖取其內(nèi)殼,即海螵蛸。肉洗凈,鮮用或制成干口(稱為墨魚干)。
【性味】味咸;性平
【歸經(jīng)】肝;腎經(jīng)
烏賊魚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血滋陰。主血虛經(jīng)閉;崩漏;帶下
烏賊魚肉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食,1-2條。
烏賊魚肉的禁忌注意
姚可成《食物本草》:能動風氣,不可久食。
擴展閱讀:烏賊魚肉的各家論述
1.《別錄》:益氣強志。
2.《日華子本草》:通月經(jīng)。
3.《醫(yī)林纂要》:補心通脈,和血清腎,去熱保精,作膾食,大能養(yǎng)血滋陰,明目去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索整理
4.《隨息居飲食譜》:療口咸,滋肝腎,補血脈,理奇經(jīng),愈崩淋,利胎產(chǎn),調(diào)經(jīng)帶,療疝瘕,最益婦人。
5.《木草求真》:烏賊魚肉按書止言氣味酸平,又言其味珍美,食則動風與氣,其治載能益氣強志,及通婦人月經(jīng),可知其性屬陰,故能入肝補血,入腎滋水強志,而使月事以時而下也。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