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免費(fèi)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川貝母的簡介
別名
川貝,虻,黃虻,莔,貝母,空草,貝父,藥實(shí),苦花,苦菜,勤母,尖貝母,尖貝,卷葉貝母,棱砂貝母,雪山貝,鳥花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小貝母,商草,母龍精,阿皮卡(藏族名)。
【貯藏方法】川貝母易蟲蛀,受潮后發(fā)霉、變色。宜低溫、干燥貯存。
【性味歸經(jīng)】苦、甘,微寒。歸肺
【植物形態(tài)】:川貝母多年生草本。鱗莖粗1~1.5厘米,由3~4枚肥厚的鱗莖瓣組成。莖高20~45厘米,常中部以上具葉。最下部2葉對生,狹長矩圓形至寬條形,鈍頭,長4~6厘米,寬0.4~1.2厘米,其余的3~5枚輪生或2枚對生,稀互生。狹披針狀條形,漸尖,頂端多少卷曲,長6~10厘米,寬0.3~0.6厘米,最上部具3枚輪生的葉狀苞片,條形,頂端卷曲,長5~9厘米,寬2~4毫,單花頂生,俯垂,鐘狀;花被片6,長3.5~4.5厘米,內(nèi)輪的矩圓形,寬1.1~1.5厘米,綠黃色至黃色,具脈紋和紫色方格斑紋,基部上方具內(nèi)陷的蜜腺;雄蕊長約花被片1/2;花絲平滑;花柱粗壯;柱頭3裂,裂片長約5毫米。
川貝母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街、肺痿、肺癰、喉痹、乳癰。用量3~9g;研末沖服一次1~2g.來源有幾種,分別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及梭砂貝母。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川貝母的作用:
1、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2、咳嗽,風(fēng)寒暴咳喘急。
3、中風(fēng)竅閉,驚癇等。
4、郁癥,憂思郁結(jié),胸悶脘脹。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索整理
5、癭瘤。
川貝母的禁忌注意
脾胃虛寒及寒痰、濕痰者不宜慎服。
擴(kuò)展閱讀:川貝母的食療作用
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jīng);質(zhì)潤泄散,降而微升;
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
主治虛勞久咳,肺熱燥咳,肺癰吐膿,瘰疬結(jié)核,乳癰,瘡腫。
天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