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薺苧: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ShíQíZhù
【別名】鬼香油(《綱目拾遺》),小魚仙草(《植物名實(shí)圖考》),香茹草,野荊芥、痱子草(《分類草藥性》),土荊芥、野香茹(《福建民間草藥》),熱痱草(《浙江中醫(yī)雜志》9(6):47,1966),香草、野芥菜、白鶴草、天香油、五香草、土茵陳(《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紫花草(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粗糙薺苧的全草。7~8月采取全草,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多分枝。莖方形,被有向下的柔毛。葉對生;葉片長橢圓形,略呈紫色,有細(xì)毛,長1.1~4厘米,寬O.8~2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葉緣有淺鋸齒,兩面均有金黃色腺點(diǎn);葉柄長3~20毫米?;ㄝ喖砷g斷的總狀花序,頂生;苞片卵狀披針形至卵形,較花柄長。先端漸尖,基部無柄,背面和邊緣上均有長柔毛;花萼鐘形,有脈10條,長1.9~2.5毫米,外面有長柔毛和金黃色腺點(diǎn),2唇,上唇有3齒,,中間的齒小而短,兩側(cè)的齒較長,下唇有2齒;花冠淡紫色,長4.5毫米,外面被有微柔毛,冠筒基部收縮,收縮處上部有毛環(huán),向喉部慚漸擴(kuò)張,上唇較短,頂端有凹,下唇兩側(cè)的裂片近于半圓形,中裂片大而外折,倒心臟形,內(nèi)面有長柔毛,頂端有圓齒;雄蕊4,2退化;花柱2裂,伸出筒外。小堅(jiān)果近于圓形,黃褐色,具有網(wǎng)狀凸起的皺紋?;ㄆ?~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樹叢下及溝旁。分布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湖北、四川、貴州、云南、江西、福建、廣東等地。
【化學(xué)成份】含生物堿、皂甙、鞣質(zhì)5%和揮發(fā)油0.57~3.5%.揮發(fā)油的主要成分為l-側(cè)柏酮75%、d-香檜烯11%、d-檸檬烯8%、α-石竹烯、水芹烯等。
【性味】
辛苦,涼。
《本草拾遺》:“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
清暑熱,祛風(fēng)濕,消腫,解毒。治暑熱痧癥,衄血,血痢,感冒咳嗽,慢性氣管炎,癰疽瘡腫,風(fēng)疹,熱痱。
①《本草拾遺》:“主風(fēng)血冷氣,瘡疥,痔漏下血,并煮汁服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
②汪連仕《采藥書》:“潤肌膚,滋顏色,敗瘡毒,止蛇咬、蜂螫、蛓毛傷,取葉擦之。”
③《李氏草秘》:“治諸癤腫毒。”
④《分類草藥性》:“治痧癥,霍亂;解毒,去暑熱。”
⑤《福建民間草藥》:“除濕祛風(fēng)。療濕疹,止瘙癢。”
⑥《廣西中藥志》:“祛風(fēng),散瘀,破結(jié),消毒。治傷寒頭痛,中風(fēng)口噤,衄血,腸風(fēng),崩中,血痢,癰腫,跌打。”
⑦《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暑解表,消腫,解毒。治感冒,中暑,痱子,無名腫毒,蜈蚣咬傷。”
⑧《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止血治創(chuàng)傷出血,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廣西中藥志》:“表虛者忌用。”
【附方】
①治受暑發(fā)高燒:石薺苧、苦蒿、水燈心。煎水加白糖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感冒,中暑:石薺苧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風(fēng)疹,感冒:石薺苧全草三至五錢,白菊花三至五朵。酌沖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④治冬瓜癰,附骨疽:鬼香油加甘草一錢,入醬板鹽花,搗罨有效。(汪連仕《采藥書》)
⑤治癰疽(在未成膿階段):石薺苧葉,加紅糖半兩。共搗爛,遍貼患處,日換一至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濕疹瘙癢、腳癬:石薺苧全草一握。煎湯浴洗。(《福建民間草藥》)
⑦治痱子:鮮石薺苧二斤,煎湯外洗。(《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⑧治熱痱:石薺苧鮮葉搓揉,搽擦。(《浙江中醫(yī)雜志》9(6):47,1966)
⑨治瘧疾:紫花草捻爛塞鼻孔,并煎湯于瘧發(fā)前洗臉。(《江蘇藥材志》)
⑩治蜈蚣咬傷:石薺苧鮮葉擦患處?;驘嫘匝心┘勇橛驼{(diào)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