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白花蛇頭

2013-10-15 19:49 醫(yī)學教育網
|

白花蛇頭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的頭部,祛風,定驚,主治小兒驚風,紫癜風,疥癬,麻風。

白花蛇頭——《辭典》

【出處】《綱目》

【拼音名】 Bái Huā Shé Tóu

【來源】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的頭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毒性】《綱目》:“有毒。”

【功能主治】《綱目》:“治瘢風毒癩。”

【附方】

①冶小兒急驚,體熱涎壅,四肢拘急,筋脈牽掣:白花蛇頭一枚(自開口者,生用),干蝎(全者,炒)半兩,牛黃(研)、龍腦(研)各半分,丹砂(研)一分,麝香(研)一錢半。上六味,搗研為細末,煉蜜和為劑。每服旋丸如一綠豆大,薄荷溫水化下。(《圣濟總錄》白花蛇丸)

②治紫癜風:白花蛇頭二枚(酒浸,炙),防風(去叉)、蝎梢(炒)各一兩。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圣濟總錄》除風散)

【摘錄】《辭典》

白花蛇頭——《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綱目》。

【拼音名】 Bái Huā Shé Tóu

【英文名】 Long-noded pit viper head

【別名】五步蛇

【來源】

藥材基源:為蝰科動物尖吻蝮的頭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gkistrodon acutus (Gunther)

采收和儲藏:宰殺蘄蛇時,取其頭部,曬干。

【原形態(tài)】尖吻蝮,吻端尖而翹向前上方,頭呈三角形,與頸區(qū)分明顯;頭背黑色,頭側自吻棱經眼斜至口角以下為黃白色,頭、腹及喉也為白色,體粗壯,尾較短,全長可達1.5m,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15-20)+(2-5)個方形大斑,其邊緣淺褐色,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錯排列的黑褐色斑塊,略呈三縱行,有的若干斑塊互相連續(xù),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點斑。吻鱗甚高,上部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鼻間鱗1對,也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頭背具對稱的而富疣粒的大鱗;有頰窩;眶前鱗2,眶后鱗1,有1較大的眶下鱗;上唇鱗7.背鱗21(23)-21(23)-17(19)行,除最外1-3行外,余均具結節(jié)狀強棱;腹鱗157-170;肛鱗完整;尾下鱗52-59,大部雙行,少數為單行,尾后段側扁,末端1枚鱗片側扁而尖長。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山區(qū)或丘陵林木茂盛的陰濕地方,或路邊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

【性味】味甘;咸;性溫;有毒

【歸經】肝;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定驚。主小兒驚風;紫癜風;疥癬;麻風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綱目》:治癜風毒癩。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