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囊蕨用于清熱利濕;散瘀消腫。主治淋證;跌打損傷;瘡癰腫痛。
【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Jiá Nánɡ Jué
【英文名】Ivorywhite Sreuthiopteris
【別名】篦子草、天鵝抱蛋、鋸草、梳子草、鐵蕨萁
【來源】
藥材基源:為烏毛蕨科植物莢囊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ruthiopteris eburnea(Christ) Ching【Blechnum eburnea Christ】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原形態(tài)】植株高25-60cm.根莖粗短,橫臥斜生,密被栗棕色、披針形鱗片。葉近簇生,二型;營養(yǎng)葉的柄長3-15cm,禾稈色;葉片披針形,厚革質(zhì),長20-45cm,寬2.5-6cm,銳尖頭,基部漸變狹,兩面光滑,一回羽裂幾達葉軸;裂片向下部逐漸縮小成耳形,中部的長1.5-2.5cm,寬4-6mm,短尖狀,全緣,側(cè)脈單一,不明顯。孢子葉通常略較長,裂片較短而狹。孢子囊群條形,生于葉緣內(nèi),與中脈并行;囊群蓋條形,外緣著生,成熟時開向中脈,邊緣多少嚙斷狀。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干旱石灰?guī)r壁上。
資源分布:分布臺灣、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肺;心;肝;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瘀消腫。主治淋證;跌打損傷;瘡癰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味甘、澀、性涼。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功能。用于尿路感染,跌打損傷、疔瘡癰腫。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