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Mǎn Jiānɡ Hónɡ
【別名】水浮漂、草無根、紅浮萍、浮漂、紫薸、帶子薸、三角薸、紅浮漂、紫萍、紅葉草、綠萍
【來源】
藥材基源:為滿江紅科植物滿江紅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Sal-vinia imbricata Roxb.]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撈取,曬干。
【原形態(tài)】小形漂浮植物。圓形或三角狀,直徑約1cm.根莖細弱,橫生,羽狀分枝,向下生出須根,懸垂于水中。葉小,無柄,互生,成雙行覆瓦狀排列,卵形或近斜方形,長約1mm,寬約為長的一半,先端圓形或截形,基部與根莖合生,全緣,通常分裂為上下2片;上片綠色,肉質,浮于水面,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秋后變?yōu)榧t色,邊緣膜質,上面有乳頭狀突起,下面有一空腔,含膠質,內有固氮藍藻,念珠藻共生;下裂片膜質,鱗片狀,沉沒水中。孢子果(莢)成對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裂片上;大孢子果小,長卵形,內有一個大孢子囊,內含一個大孢子;小孢子果大,球形,內有多數(shù)小孢子囊,各含64個小孢子。孢子果9-11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池沼、水溝或水田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等地。
【性狀】葉小,三角形,密生于細枝上,皺縮成粒片狀,直徑約4mm,上面黃綠色,下面紫褐色或紅褐色;須根多數(shù),泥灰色。質輕,氣微。
【化學成份】含3,4,5,6,7,-四羥基花色-5-葡萄糖甙(lute-olinidin-5-glucoside),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馬栗樹皮素(aes-culetin),咖啡酸-3,4-二葡萄糖甙(caffeic acid-3,4-diglucoside),6-(3-葡萄糖基咖啡酰)馬栗樹皮素[6-(3-glucosylcaffeoyl)aes-culetin],另外含少量的對-香豆酸的葡萄糖酯,咖啡酸和綠原酸的葡萄糖-1,6-二酯。
【性味】辛;性涼。
【歸經(jīng)】肺;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祛風勝濕,解毒。主治感冒咳嗽;麻疹不透;風濕疼痛;小便不利;水腫;蕁麻疹;皮膚瘙癢;瘡瘍;丹毒;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大劑量可用至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熱熨;炒存性,研末,調油敷。
【附方】①治風濕病,發(fā)汗驅風: 紅浮漂四十個。取二十個搗爛焙熱,趁熱包于風濕痛處,包后用針(先消毒)刺患處周圍出氣,以免內竄,同時將另二十個紅浮漂搗爛,煮甜酸酒內服。 (《貴州民間方藥集》)②治胸腹痞塊: 紅浮萍、桃仁、紫草、茅根各五錢。煨濃汁,沖白酒一兩服。③治麻疹不透: 紅浮萍三錢,蕪萎、椿樹皮各二錢。 煨水服;再用藥渣擦全身。④治風癱、麻風癩: 紅浮萍、蒼耳草各二兩。煨水服;另取紅浮萍、蒼耳草各適量,煨水洗全身。⑤治九子瘍: 紅浮萍搗絨,調甜酒敷患處。⑥治紅崩,白帶: 紅浮萍二錢。調甜酒吃。(②方以下出《貴州草藥》)⑦治火燒傷: 紅浮漂,曬干研末,以桐油調敷。(《貴州中醫(yī)驗方秘方》)
【各家論述】
1.《綱目》:主癰疽,入膏用。
2.《分類草藥性》:治紅白風丹,皮膚瘙癢,風癱。
3.《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以布包熬水外熨,能發(fā)出已收沒的麻疹。
4.《四川中藥志》:發(fā)汗利水,祛風勝濕,治暴熱身癢,利小便,止消渴,治風濕頑癬。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