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別名】生地黃湯、地黃湯
【組成】黃芩1分,荊芥穗1分,蔓荊子1分,黃柏2分,知母2分,藁本2分,細辛2分,川芎2分,黃連3分,羌活3分,柴胡3分,升麻3分,防風3分,生地黃5分,當歸5分,甘草1錢,紅花少許。
【主治】婦人腎水陰虛,不能鎮(zhèn)守包絡相火,而致血崩。
【用法】上(口父)咀,作1服。水3大盞,煎至1盞,去滓,稍熱空心服。
【各家論述】《濟陰綱目》:血屬陰,陰不自升,故諸經之血,必隨諸經之氣而后升;若氣有所陷,則熱迫血而內崩矣。故用黃柏以清下焦胞絡之火;心者火之主也,故又以生地、黃連以治火之原;知母、黃芩滋水之母;歸尾破瘀,紅花生血,所謂去故生新也;川芎行血海之余,蔓荊涼諸經之血,而風藥者,皆所以升諸經之氣也,諸經之氣升,則陰血不得不隨之而起矣。
【附注】生地黃湯(《杏苑》卷八)、地黃湯(《女科秘要》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