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疾病 > 疾病01 > 正文

中醫(yī)治療方法簡介

2012-11-16 19:12 醫(yī)學教育網
|

治療方法主要分為:“中藥”和“針灸”以及“拔火罐”三種方法。

△治療作用分為:補虛藥、解表藥、清熱藥、溫里藥、理氣藥、消食藥、收澀藥、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活血祛淤藥、止血藥、瀉下藥、驅蟲藥、芳香開竅藥。

△針灸按人體十四體表經脈循行常用穴位針灸,根據病情的不同和穴位的不同而選取不同的進針手法和深度及角度。十四經脈為:任脈、督脈、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拔火罐療法是用罐狀器,借火熱的作用,使罐中產生負壓,吸附在皮膚的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瘀血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方法割裂開來,或者以一種經典理論(如六經辨證)來限制和阻止其它醫(yī)學理論的發(fā)展,都是非常錯誤和不得人心的。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