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本方由干地黃、巴戟天、山茱萸、肉蓯蓉、石斛、炮附子、五味子、肉桂、白茯苓、麥門冬、石菖蒲、遠志、生姜、大棗、薄荷諸藥組成。用于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干不欲飲,舌苔浮膩,脈沈遲細弱之喑痱證。功能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本方主治喑痱證。“喑”指舌強不能言;“痱”指足廢不能用。其證由下元虛衰,虛火上炎,痰濁上泛,堵塞竅道所致,故劉河間選用滋補腎陰的干地黃為主。王晉三曰:“飲,清水也。方名飲子者,言其煎有法也”。陳修園曰:“又微煎數(shù)沸,不令諸藥盡出重濁之味,俾輕清走于陽分以散風,重濁走于陰分以降逆。”方中以干地黃為主,用清水微煎為飲服,取其輕清之氣,易為升降,迅達經(jīng)絡,流走四肢百骸,以交陰陽,故名“地黃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