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后,剛放下碗筷,妻說,你收拾一下?她與女兒要去浴池。“行,我來收拾”,我答應著。
在我們童年時候,參與的家務勞動也不過就是掃地與刷鍋洗碗。這種極其簡單的家務活兒,其實也有它的講究。記得大約50年代末60年代初吧,一天,我在刷洗鍋碗時,母親過來說:洗鍋刷碗,也有個順序。大約是說,一般應洗兩遍;第一遍是清洗,洗去沾在鐵鍋碗筷上的飯菜和油膩(其實那時哪有什么油膩。诙槭乔逅偬淮,就干凈了。還有就是具體的被清洗物了。母親說,應首先清洗筷子,再依次是碗碟、鐵勺,鐵鍋鏟要放在后面。因為筷子相對來說,沾染的飯粒等是很少或者沒有,而且數(shù)目又較多且散,所以要先洗好了放起來。而鐵鍋鏟因為還要用來鏟鍋(那時因為缺少油,且天天不過是燒野菜,所以鍋上會有一層“垢”,需要用鐵鍋鏟把它鏟去),這是洗鍋碗的最后一個步驟,所以就把鍋鏟放在后面清洗了,當然鐵鍋就是在最后了。我對母親講的這些,感到很新奇,也很感興趣:原來刷鍋洗碗也有這么一套啊。那時候,整個鍋灶上就這么點家當,筷子數(shù)雙,碗幾只,鐵勺一,鍋鏟一,鐵鍋一,刷鍋把子一,還有筷籠子一。有了這個順序,清洗工作就更有條理,而且因為心中有數(shù),就感覺清的速度很快。
以后隨著歲月的遷徙,這一套刷鍋洗碗的“程序”當然也是“與時具進”,其具體內容是有變化的。比如今天晚上,要洗刷的有:鐵鍋一,平鍋一,鋼精鍋一,和面盆一,勺子一,碟子一,碗六,筷子五雙。于是將母親教給的順序略作更動。那就是先把平鍋、鐵鍋給徹底洗干凈了,所用的水,全倒在鋼精鍋里,放入洗潔劑,用來洗刷除和面盆以外的其它餐具(和面盆因為需要泡,就放在了最后),那順序就與母教給我的一樣了。這就是有所改變了。但是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做事,這個規(guī)矩卻不但沒改,還被“推廣”到做其它事情上去。比如做飯、洗衣服、看書學習作筆記以至我的工作,都會的一個大體的順序。
我查房時,一室一室,一床一床,了解病情變化→體檢→下醫(yī)囑→開出處方或其它檢查單,好先讓護士及時執(zhí)行醫(yī)囑,而不至于影響到她們的工作和病人的治療。然后下病房,再去解答患者們的各種各樣的提問。——此時,當天的診治工作在沒有新入院患者情況下,已基本做完,可以從容不迫地去與病人對話和交談了。一般是不會把這些交談與查房工作夾雜在一起去做,以免影響到護士的工作和病人的治療。至于寫病程錄,也是每日查房后必需要完成的任務;但那從某種角度來講,完全是“個人問題”——是自己一個人去做的,不牽涉到別人。故通常是放到下午或晚上來完成。不過這是我的工作方法,是不能“全面推廣”的。因為這可需要強記,否則容易弄錯;我有時也在查房的當時在處方紙上作一極簡要的臨時記錄,以作為寫病程錄時的“幫助資料”,F(xiàn)在離開臨床一線許多年了,但這些“程序”還記得的。
我想到我80年代在結核病防治所工作時,曾制定過一個檢驗室每日工作程序,到了縣醫(yī)院以后,90年代又寫過一份傳染科門診每日工作程序(那時提出來規(guī)范化、程序化、科學化,說實話,我就沒有太多的新鮮感)。這些,其實細想想,都與做事要按一定順序這個習慣有關。
“按部就班”,就是當年母親教我刷鍋洗碗時講的話。那時我當然不知道這幾個字是怎么寫。但它的意思還是能夠明白的。而這四個字,也就讓我受用終身。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