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用法】用生艾葉30克,小茴香30克,大米30克,三味熬透去滓取汁,再和鮮牛乳210克,大鹽(化水)21克,拌方內香附,浸透微炒,和群藥共為細粉,黃酒泛小丸。每服6克,白開水送下。
【功用】開郁順氣,調經養(yǎng)血。
【主治】血滯經閉,胸悶氣郁,兩脅脹猜,飲食扶少,四股無力,或腹內血塊,攻審作痛,及寒濕白帶等。
【禁忌】孕婦忌服。
七制香附丸
【組成】香附米14兩(分7分,1分同當歸2兩酒浸,1分同莪術2兩童便浸,1分同牡丹皮、艾葉各1兩米泔浸,1分同烏藥2兩米泔浸,1分同川芎、玄胡索各1兩水浸,1分同三棱、柴胡各1兩醋浸,1分同紅花、烏梅各1兩鹽水浸。春3、夏2、秋7、冬10日,曬干)。
【來源】《醫(yī)學入門》卷八。
【主治】諸虛百損,氣血不調,月水前后,結成癥瘕;或骨蒸發(fā)熱,四肢無力。
【方法】取香附為末,浸藥水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80丸,臨臥酒送下。
性狀:本品為褐黃色的水丸;味咸,苦。
功能主治:開郁順氣,調經養(yǎng)血。用于月經錯后,胸肋脹痛,小腹冷痛,白帶量多。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